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教授话音刚落,围观的村民们顿时骚动起来。一个扎着蓝布头巾的中年妇女挤到前面,嗓门洪亮:"凭啥先去老杨头家?他家的地是金子做的不成?"
"就是!"一个精瘦的汉子跟着附和,他卷起的裤腿上还沾着泥巴,"我们家地也等着用机器呢!去年人工播种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
人群后方几个年轻媳妇也小声嘀咕:"老杨头仗着年纪大,啥好事都让他占先....还他们家坡最陡,我家的也陡,咋不去我家。"
驼背的老杨头一听急了,挥舞着手中的旱烟杆:"你们懂啥!我家的坡地最陡,要是这铁牛能爬我家的坡,全村的地都不在话下!"烟杆在空中划出几道激动的弧线。
一个穿着褪色军装的老汉突然插话:"要我说,该先去村东头那片公用地试。去年县里来的机器就是在那儿趴窝的,全村人都瞧见了!"
"王老倔说得在理!"几个村民立即响应。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小辫儿李手足无措地站在机器旁,求助地看向李教授。
李春旭推了推眼镜,突然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听我说两句!"等嘈杂声稍歇,他继续说道:"这样,咱们今天分两组。老杨叔带我们去试坡地,其他人跟这位..."他看向穿军装的老汉。
"我姓王!"老汉挺起胸膛。
"跟王叔去村东头那片地。"李教授说着转向小辫儿李,"你去王叔那边,把测试数据都记下来。"
这个安排一出,村民们脸色都缓和了不少。老杨头得意地冲王老汉扬了扬下巴,王老汉则回敬了一声冷哼。
"不过有个条件,"李教授突然严肃起来,"试完机器,大伙儿都得实话实说,把看到的毛病都指出来。咱们这机器就是要越改越好,最后让全村人都能用上!"
"这话在理!"银花婆不知什么时候也挤到了前面,"老婆子我也要去看看,这铁牛到底经不经得起咱们村的考验!"
就这样,人群自动分成两拨。老杨头拄着拐杖走在前面带路,不时回头催促:"教授,快着点儿!趁日头还没到正午,咱们多试几块地!"
李教授看着老人急不可耐的背影,忍不住笑了。他招呼技术员们跟上,心里明白:老百姓这股较真劲儿,正是改进农机最好的动力。
一行人来到王老汉家的梯田,坡度确实比普通田地陡得多。小辫儿有些担心地检查着机器:"李教授,这坡度超过设计标准了..."
"试试。"李教授坚定地说,"老乡们的地可不会按我们的标准长。"
令人惊喜的是,"惠民一号"稳稳地爬上了梯田。王老汉瞪大眼睛,跟着机器走了两圈,突然大喊:"停!这垄沟不够深!"
柱子赶紧停下机器。原来这片地土质特殊,需要更深一些的播种沟。柱子立刻拿出工具现场调整,小辫儿则详细记录下这个问题。
"惠民一号"在陡坡上发出低沉的轰鸣,履带式轮胎牢牢咬住红土,稳稳向上攀爬。王老汉拄着锄头站在田埂上,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真爬上去了?"
小辫儿李紧跟在机器后面,手里的测量仪不住地颤抖:"坡度28度...超出设计标准6度!"她的声音在柴油机的轰鸣中几乎听不清。
突然,机器右轮碾到一块暗石,整个车身猛地倾斜。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好险!"柱子一个箭步冲上去,额头渗出冷汗。他俯身检查底盘,"教授,右侧履带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