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稷和李教授兵分两路,带着改进后的"惠民一号"深入周边村庄。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两辆拖拉机就分别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清晨五点半,三亚的晨雾还未散去,方稷一行人就已驱车前往槟榔村。吉普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颠簸,车后拖挂着的"惠民一号"在晨光中泛着金属光泽。
"方老师,您看那边!"小东北突然指着窗外喊道。顺着小东北指的位置看过去,只见村口那棵百年老榕树下,早已聚集了二三十号村民。
几位穿着靛蓝色筒裙、头戴银饰的黎族阿婆站在最前面,她们布满皱纹的手不时指向农机,互相说着黎语讨论着。
车刚停稳,村民们就围了上来。村支书老黄挤在最前面,他黝黑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身上的白衬衫洗得发黄,脚上蹬着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
"方教授,可把你们盼来咯!"老黄热情地握住方稷的手,掌心粗糙得像砂纸。
他转身从地上抓起一把红沙土,细碎的沙粒从指缝间簌簌落下,"你看看,我们这儿的土,比面粉还细嘞!去年县里给租的那台播种机,没干半天活就趴窝了,县里还赔了修理费。"
一位阿婆伸手摸了摸农机轮胎,用浓重的黎语口音说道:"这铁牛能行吗?别把我们的种子都糟蹋了,还要又掏修机器的钱。"她的话引来周围几个老人赞同的点头。
站在人群簇拥中间的一个戴着银耳环的阿婆,村里人都叫她"银花婆","这铁牛看着金贵,"银花婆撇了撇嘴,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要是半道儿坏了,修起来怕是要我们掏空家底。"她转向身旁几个同样年迈的阿婆,"阿月家去年那台县里给的机器,修了三回,但还好没让阿月花钱,不然日子都没发过了!"
几个裹着头巾的阿婆连连点头,银饰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其中一个穿着很朴素的阿婆说:"就是!还不如让我们用老法子下种,虽说慢些,可种子都是实打实进土里的。"
人群后面,几个人在田埂上冷眼旁观。
其中一个扎着褪色头巾的老汉吐了口烟圈:"这些个铁家伙,中看不中用。去年那台,在地里趴窝的时候,抬出去废了多大劲。"
小东北听得真切,急得直搓手:"老乡们,我们这台真的不一样..."
"后生仔,"银花婆打断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怀疑,"你说破大天去,我们也没见过好用的铁牛。"她弯腰从篮子里抓起一把种子,干瘦的手指轻轻拨弄着,"这些种子都是我们一粒一粒挑出来的,糟蹋不起啊。"
方稷注意到,围观的村民们眼神里都带着相似的顾虑。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站在最后面,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望着这个"铁怪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