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月起步。"方稷点头,"手把手地教,直到老乡们能独立操作为止。"
沉吟片刻,方稷又补充道:"我还有两个请求。"
他竖起一根手指:"第一,采购要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他们现在最需要订单。"
第二根手指跟着竖起:"第二,每台机器都要配冯知微设计的那种图文手册。字少图多,不识字的老乡也能看懂。"
周部长拍案叫绝:"好!就这么办!"他掏出笔记本,"我这就让财务处拨第一笔款,你们抓紧把培训教材编出来。"
方稷当即就决定要开会,冲屋外的铁柱说了声把大家都叫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待团队成员到齐。
"都到齐了吧?"方稷环视一周,目光从铁柱晒得黝黑的脸庞,移到冯知微略显疲惫却精神奕奕的眼睛。
"今天有个重要消息要宣布。周部长刚刚亲自拍板,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的'惠民'系列农机。"
屋里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惊叹。
方稷微微一笑,继续道:"这个计划分三步走。"他切换幻灯片,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一步,我们要对'惠民一号'进行区域适应性改良。"方稷的激光笔在东北、西北、南方等区域画着圈,"东北要抗寒,西北要防沙,南方要耐湿...每个版本都要因地制宜。"
他看向冯知微:"知微,这部分你负责牵头,需要什么人尽管调。"
冯知微迅速记下要点,抬头时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明白,我马上组建专项小组,我觉得可以直接在三亚选拔当地的农学生,这样他们不用背井离乡的搞研究,报到速度也更快。"
方稷冲冯知微点点头,表示认可冯知微的想法,"第二步,我们要研发配套农机,形成完整的作业套装。"他顿了顿,"这部分要请李春旭教授和郑炫荣郑工共同协助我们,李教授咱们恐怕要将郑工请回来,还要再吸纳一些学生,咱们后面的研发任务很重。"
李春旭教授点点头:"正好,我和老郑之前改造惠民一号的时候就有些新想法要试试。"
"但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方稷在身后黑板上写下"人才培养"四个字上画着圈,"我们要在每个县培养至少二十名农机维修员,但这其实也是不够的,这就可以考虑到咱们东北工厂里的技工,看看有没有愿意转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