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场面话。
《农科日报》主编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
"老领导,这事真不是我..."
"是是是,我一定严肃处理..."
"专栏马上撤,马上撤..."
在舆论压力下,文工团对黄雅兰做出“暂缓演出任务,接受组织审查”的处理。而那对引发争议的祖母绿耳环,也再没出现在她耳朵上。
《农科日报》的主编为了避嫌,紧急撤下了原计划继续刊登的黄雅兰专栏,加印的报纸,黄雅兰的部分改由其他记者跟进科研团队的后续报道。
张干事得知消息后,只是摇了摇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张干事去印刷厂盯版。新一期的《农科日报》头版是方稷团队在盐碱地取得新突破的消息,配图是铁柱和乡亲们在麦田里大笑的照片。
"这才对嘛。"印刷工人老周叼着烟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终究不如实实在在的。"
张干事望着隆隆作响的印刷机,最新一期的报纸正源源不断地吐出来。墨香中,他仿佛又闻到了东北麦田里泥土的气息。
而铁柱在东北听说了这事,挠着头憨笑:“俺就说嘛,麦田里戴那玩意儿,还不如多穿件棉袄实在!”
这场“天价耳环”风波,最终以黄雅兰低调调离文工团、主编被内部批评告终。但它的影响远未结束,这让我们的公平民主,在有些蠹虫的操作下变成了笑话。
本溪的试验田里,麦苗已经抽穗,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曳。方稷蹲在地头,粗糙的手指抚过饱满的麦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老师!"铁柱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您看!《民声日报》转载了咱们的报道!"
报纸头版上,正是那张"意外"的合影,方稷抱着小玲,背景是乡亲们朴实的笑脸。而原本占据角落的黄雅兰,在转载时被裁剪掉了。
主编盯着最新一期的报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电话突然响起,他颤抖着接起来:"是,领导...我明白...一定深刻检讨..."
挂掉电话,他颓然靠在椅背上。窗外,初夏的阳光明媚耀眼,却照不进这间突然变得阴冷的办公室。
田间地头里,因为和大家息息相关,也都知道了这一场舆论的风波。
"听说了吗?那个戴珠宝的姑娘被处分了。"张婶儿弯着腰,粗糙的手指灵巧地将麦苗间的杂草一一拔去,汗水顺着她晒得黝黑的脸颊滑落。
老崔直起腰,拄着锄头重重地哼了一声:"早该这样!"他抹了把脸上的汗,军绿色的背心已经湿透,"咱们方专家在田里啃冷馒头的时候,她还在那挑三拣四呢!"他模仿着黄雅兰抱着双臂面露难色,轻轻微蹙着眉毛,嫌弃的看着凳子,"铁柱那傻小子还特意把军大衣脱了给她垫着坐。"
小玲蹲在地头,小手捧着一株刚拔出来的野草,仰起晒得通红的小脸:"奶奶,那个漂亮阿姨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