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深了,吃饱喝足的众人都投入工作。
铁柱凑近墙上的手绘基因图谱,"这最后一段还需要再比对一下!"
墙上贴着的,是用毛笔在旧报纸背面绘制的基因序列图。
每一段碱基对都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密密麻麻的符号从墙面一直延伸到门板上。冯知微站在凳子上,正用红粉笔在某个位置画着圈。
"这里!"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第128位点的突变位置找到了!"粉笔灰簌簌落下,在煤油灯的光晕里像金色的雪。
周向阳赶紧凑过去,鼻尖几乎要贴到墙面上。
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已经彻底融入了乡村生活,白衬衫的袖口沾满了泥土和粉笔灰。"没错!没错!知微姐!就是这里!"他突然转身,抓起桌上的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按照我们之前的统计方法,这个位点的变异概率最高,志坚哥,你看能帮着看看是不是我们找到的点位吗?"
众人立刻围拢过去。简陋的木桌上,一台老式显微镜正对着灯光摆放。罗志坚调整着反光镜,煤油灯的光透过镜筒,在目镜里映出一片奇异的世界。
"看这些淀粉颗粒!"罗志坚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发紧,"普通麦种的淀粉颗粒是圆形的,但这株变异株的......"
冯知微凑上去,眼镜片反射着微光:"是菱形的!天啊,这结构......"
铁柱挠着头,困惑地看着这些兴奋的大家:"这菱形淀粉有啥特别的?"
"它的特性就是蒸出来的馒头更筋道!这种麦子面筋强,猛火蒸出来的味道别提多好了!"
方稷当即就拍板决定,煤油灯的火苗被他带起的风扑得一晃:"明天就育苗!兴华铁柱,你们俩去仓库清点种子!老董,准备苗床!知微,把生长记录表准备好!"
铁柱二话不说就往外冲,解放鞋踩在泥地上啪啪作响。老董站起来,利索地抄起了墙角的铁锹:"苗床得选在向阳坡,土要三犁三耙!"
冯知微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满桌的资料,眼镜都滑到了鼻尖:"方老师,要不要先做对照组实验?万一明年气候......"
"等不及了!"方稷卷起袖子,露出晒得黝黑的手臂,"这是能改变中国小麦格局的品种!必须赶在冬小麦播种前培育出足够种苗!"
有时候咱们要小心谨慎,有时候看到机遇也要有孤注一掷赌一把的勇气!
仓库里,铁柱举着马灯清点麻袋。灯光照出一张张泛黄的标签:"抗旱3号-1978优质麦-引种3代"。最角落里,三个小布袋单独挂着,上面用红布条系着,那是他们精心筛选的变异株种子。
"够种二十亩。"铁柱摩挲着布袋,粗糙的手指能感受到种子饱满的轮廓。
冯知微拿着温度计,正在检查苗床湿度:"温度正好!"她转头对记账的周向阳喊,"记下来,9月5日晨,地温28.5度,湿度55%!"
罗志坚蹲在田埂上,正用放大镜观察刚冒尖的嫩芽:"出芽率92%!比预计高出7个百分点!"他的眼镜片上全是雾气,总是待一会就要擦一下镜片。
方稷卷着裤腿站在泥水里,亲自给育苗盘编号。他的笔记本摊在田埂上,被晨露打湿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突然,他感觉有人拽他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