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台下,团队人员们挺直了腰板,胸前的白花在深色中山装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会议茶歇时,领导将方稷拉到一旁:"方教授,这个项目我们打算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上不封顶!"
周部长也过来:"抗旱小麦推广已经列入明年一号文件,你们团队要牵头制定技术标准。"
方稷一一应下,目光却不时瞟向会场角落,那个座位是给高老留下的座位,不知道他在天之灵有没有看到今天的盛景。
晚宴上,觥筹交错间,方稷被各路专家团团围住。一位西北来的老教授拉着他的手不放:"方教授,我们那儿十年九旱,就等着你们这个'骤旱刺激法'救命啊!抗旱不减产这样的宝贝麦种对我们那太重要了!"
"下个月我们就去甘肃建试验站。"方稷认真承诺。
宴会进行到一半,方稷悄悄离席。他独自走到酒店天台,望着满天星斗。夜风拂过胸前的白花,带来一丝凉意。
"高老,您看到了吗?"他轻声说,"您的心愿,我们一定会实现。"
身后传来脚步声,张铁柱端着一杯热茶走来:"方老师,您一天没吃东西了。"
方稷接过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
"铁柱,明天一早我们回淅川。"方稷突然说,"田里的数据还要再核实一遍。"
"好!"张铁柱用力点头,"冯知微已经把新仪器调试好了,林向荣和苏丹也说要带着最新数据过来汇合。"
会议结束后,团队围坐在农技站的院子里。
夜风微凉,星光点点。
方稷环视众人,缓缓开口:"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选择。"他拿起桌上两沓文件,"一份是继续深入研究'骤旱刺激法'的机理,优化基因表达,争取再提高10%的产量;另一份,是带着现有的成果,到各地推广,让农民今年就能用上。"
张铁柱第一个发言:"方老师,我想去推广。"
冯知微推了推眼镜:"我留下继续研究。骤旱刺激的分子机制还没完全解析,如果能找到关键调控基因,或许能培育出更抗旱的品种。"
林向荣和苏丹对视一眼,同时举手:"我们跟知微一起。"林向荣补充道,"北京实验室的设备更齐全,数据还能再深挖。"
孙兴华挠挠头,笑了:"那我肯定是和铁柱一样想推广,但各地推广的协调、培训、物资调配,支持整个团队的工作我还是继续。"
方稷点点头,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好,那我们就兵分两路。"他拿起茶杯,"但无论去哪条路,记住——"
"论文要写在大地上!"众人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