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吉普车在崎岖的乡间土路上颠簸,扬起一片黄尘。方稷坐在副驾驶,一手抓着车门上方的扶手,一手按着膝盖上的笔记本。后座的小陈脸色发白,手里紧攥着一个塑料袋,这小伙子显然不习惯这样的路况。
"方司长,前面就是蔡各庄了。"开车的县农业局办事员小丁指着远处一片灰扑扑的村落。
方稷摇下车窗,热浪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远处田野里的麦子稀稀拉拉,不少已经泛黄。他眯起眼睛,这旱情比上报的材料严重得多。
村口站着几个人,领头的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晒得黝黑的脸上皱纹像刀刻一般。小丁介绍道:"这是蔡各庄大队支书老高。"
"方领导辛苦了!"老高小跑着迎上来,粗糙的大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伸出来,"村里条件差,您多包涵。"
方稷握住那只布满老茧的手,触感像砂纸一样粗糙:"高支书别客气,我们是来了解抗旱情况的。"
老高身后几个村干部拘谨地笑着,有个瘦小的老汉一直搓着手,小丁低声说那是生产队长老夏,管庄稼的。
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大队部,砖墙上用白灰刷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会议室里摆着搪瓷茶盘,里面是炒南瓜子和晒干的山枣。
"方领导,先歇歇脚。"老高殷勤地倒茶,"知道您要来,乡亲们可高兴了。"
方稷注意到茶杯虽然旧,但洗得发亮。他抿了一口,是农村少有的茉莉花茶,想必是特意准备的。
"高支书,咱们直接去地里看看吧。"方稷放下茶杯,"听说今年旱情严重?"
田埂上,热浪扭曲着远处的景象。方稷蹲下身,拨开麦丛查看墒情。土壤干得扎手,麦秆细弱,穗头小得可怜。
"这有多少亩?"方稷问跟在后面的老夏。
"报告领导,这一片是二百三十亩,都是'农大139'。"老夏佝偻着腰回答。(农大139是小麦品种)
方稷眉头一皱。部里记录显示,蔡各庄去年就该换种抗旱新品种"冀旱1号"了,还有专门的换种补贴。他不动声色地从公文包里取出卷尺,量了量株距。
"密度不够啊。"方稷指着测量数据,"按规定应该每亩保苗15万株,这连10万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