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后一夜,方稷还在整理技术手册,他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
抗旱小麦的生长周期、毛细管灌溉的铺设要领、盐碱地改良的配方比例...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现在要完整交给接替的同志。
敲门声响起,是安保组长老赵。 这是王昆鹏特意选的退役特种兵,这段时间一直在保护方稷他们的安全,他手里端着碗热气腾腾的面:"方技术员,多少吃点东西吧。"
面是手擀的,加了珍贵的午餐肉罐头,飘着葱花。方稷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整天没进食。
"小林他..."老赵搓着手中的香烟,"是个好孩子,就是太愣。"
方稷搅动着面条:"知道接替团队什么时候到吗?"
"明天就到了。听说带队的也是你们农科院的,搞土壤的。"老赵犹豫了一下,"方博士,你没再争取争取吗?这最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
方稷知道老赵在问什么,那些他们精心搭建好的取水设备,选好的推广地址,计划,和政府的沟通,和欧洲国家的抗衡,现在终于该出成绩种植了,现在换人了。
"确实我也有责任,小林和我的性格在这里也确实不是很适合,撤离未尝不是一种好事。"方稷指了指墙角密封的金属箱,"标记好了,红色标签的是最优良品系。"
老赵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好的,多保重方技术员。"
方稷一边吃面一边点头。
老赵走后,方稷继续伏案工作。
凌晨三点,他写完了最后一页技术要点,在扉页上郑重写下:「给接替团队——愿这片土地早日丰收」。
落款时,钢笔尖顿了顿,最终只写了「中国农业援助组」,没有署名。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爬上了东边的山脊。方稷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民航客机的舒适度与军用运输天壤之别,但机舱里的气氛同样凝重。
小林靠窗坐着,眼睛盯着云海,像个没有灵魂的人偶。方稷和王昆鹏坐在过道另一侧,三人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午餐时军队的同志送来午餐时,小林突然开口:"是因为我太冲动,对吗?"
他的声音很轻,能听出他的自责与懊恼,但是不是所有错误都能靠自责和懊恼去解决。王昆鹏正在喝茶的手顿了顿:"不全是。当地警方的不作为才是主因。"
"如果我当时遵守纪律..."
"那她现在可能还活着。"王昆鹏放下茶杯,"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受苦。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能改变的。"
小林的下巴开始颤抖,眼泪无声地滑落。这个曾经满怀理想的年轻人,此刻终于理解了国际援助的复杂性。
它不仅是技术与资源的转移,更是文化、制度与纪律的精密舞蹈。一步踏错,代价可能是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