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稷抓起一把麦粒,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杂质率多少?"
"0.8%!"刘红英报出数字,"纯机器是1.2%。"
王铁柱凑过来解释:"老把式看得出风向变化,随时调整角度。机器哪懂这个?"
另一边,孩子们的话剧开演了。狗剩顶着个画着麦穗的头盔,手持木剑"大战"扮演锈病的孩子。台下笑成一片,连最严肃的老农都咧开了嘴。
"方工,"陈雪突然拉拉方稷袖子,"你看那个——"
场边,几个妇女正在用新收的麦秆编草帽。令人惊讶的是,她们用的麦秆明显比普通品种更长、更柔韧。
"这是......"
"云南样本的杂交后代!"刘红英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抗病性保留下来了,麦秆还特别适合编织。王婶她们一天能编十顶帽子,供销社全收!"
夜幕降临,打谷场上点起篝火。李老栓喝得满脸通红,拉着方稷唱起当年的知青歌谣:
"黄土高坡风沙大,知青下乡来安家......"
王铁柱用筷子敲着碗伴奏,跑调的声音引来阵阵哄笑。
刘红英挪到方稷身边,递上一本厚厚的笔记。
"这是什么?"
"各大队的改良记录。"她的眼睛映着火光,"东山大队发明了'蓄水窖滴灌',西村把粪肥发酵时间缩短了一半......"
方稷翻开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地群众的创新:有用旧轮胎做防渗层的,有在垄沟里种驱虫草的,甚至还有利用蚂蚁防治地下害虫的......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方稷轻声道,"来自土地的经验。"
酒过三巡,狗剩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方大哥,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领着方稷来到仓库,指着一个蒙着帆布的物件。掀开布,露出一台怪模怪样的机器——像是脱粒机与扬场机的结合体,关键部位还用自行车链条传动。
"这是......"
"我和铁匠叔鼓捣的!"狗剩兴奋地演示着,"这边脱粒,那边直接扬场!就是轴承老卡住......"
方稷仔细检查着机器,突然发现个问题:"链条传动摩擦力太大。试试用皮带?"
"对呀!"狗剩一拍脑袋,"农机站报废的收割机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