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明珠做的性状记录。"方安献宝似的递上笔记本,"她绘图比我标准多了!"
刘教授探头看见本子,老花镜后的眼睛越瞪越大:"好!好!这根系图画得......"他突然指着某页,"等等,这一届学生了不得啊......"
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打破了尴尬。来人是个穿灰布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车把上挂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李老师!"方安和明珠同时立正。
方稷立刻认出这是后来的农大副校长李明德,此时还只是妹妹的导师。
刘教授上前握手:"李老师,打扰了。我院很重视这个发现......"
"刘工客气!"李明德从布包掏出几个铝饭盒,"你们吃了吗?边吃边谈?食堂打的包子,还热乎。"
他们在地头的槐树下席地而坐。方稷接过饭盒时,注意到明珠把自己的那个悄悄推给了方安——妹妹最近信里提过,明珠总是把粮票省下来买参考书。
"说说发现过程。"刘教授掏出钢笔和小本子。
方安捧起一抔土,里面混着几粒不起眼的褐色豆子:"在香山后坡的撂荒地。我本来是想观察野生作物......"
方稷静静听着,方安讲述时眼里闪着光,手指无意识地在土里画着豆荚的形状。
"......我们做了六组杂交,只有这株成活。"方安指向田角那株矮壮的豆苗,"它的抗病性特别......"
午饭是在农大食堂吃的。方安特意打了份红烧肉庆祝,肥瘦相间的肉块在铝饭盒里泛着油光。
饭后,刘教授拉着李明德去实验室看检测设备。
方稷本想跟去,却被方安拽住:"哥,陪我们去趟图书馆!"
农大图书馆是栋苏式老建筑,阅览室的天花板很高,散发着油墨与樟脑混合的气息。
方安轻车熟路地找到个角落,从书架底层抽出本英文期刊:"哥,这个您看过吗?"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75年3月刊。方稷接过泛黄的期刊,立刻翻到第128页——那里有篇关于大豆野生近缘种的研究。
"哥…我...我英文不好。"方安不好意思地绞着手指,"但看图猜出是在讲野生种抗病性......"
方稷的指尖微微发抖。此刻他捧着的不只是一本旧期刊,更是一个伟大科学生涯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