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又看了我一眼,“你在名单上,我也在。”
我笑了:“恭喜你,终于出头了。”
她没笑,只是递来一份纸质文稿:“起草好了,这是我们要发布的新声明。”
文稿标题是:《实名不是扰乱,而是自我纠正的第一步》。下面落款,净空 Q-S001。
我们知道这个声明一出,就是一把火。可我们也知道,不烧到尽头,这条隧道不会亮。
凌晨两点,声明文稿通过“光回线”发出,地下广播、城市废墟电梯井、废弃商场中央广播系统……三十三个点位同步播送。
“……他们说实名是扰乱,可我们说:不正视编号之下的人,才是最大的不安。编号不是遮羞布,不是罪证,不是封口令。它是一种过去,一段记录,一场警告,更是一种呼喊……”
那天晚上,有一个匿名回音者在南郊大桥下挂出一块布标,上面只有五个字:
“Q-W142,江明亮。”
他在布标边点燃了五百根蜡烛,把名字圈在中央。
他也是名单上的一个。
我们收到了他的录音,只有一句话:“我不怕被删,但我怕被忘。”
我听了十遍。
第十遍听完,我拿起喷漆罐,亲自走上基地西墙,在水泥墙上写下一行字:
“编号不是罪,人不是数据。”
之后的日子,我们逐步启动了“反抹除行动”。第一个目标,是制作“编号者人像证”。每一位在名单上的编号者,都会被我们用影像、声音、手写笔迹、过往语音全息技术还原出一个“记忆档案包”。
就算他们被清除,我们也要让他们在别的地方重生。
第一个完成的是叶星。
他在视频里重新“说”出了那句话:“我实名,是因为我已经厌倦匿名。”
当这个视频在东区废铁市场的影像投放墙上播放时,围观者超过四百人。
其中有人对着投影默默敬了个礼。
第二天,西区开始自发传播“编号者纪念日”口号,时间定在叶星实名当晚。
城市的地下,正在一点一点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