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知道自己已无法退回去。叶星倒下的地方,就是下一步的起点。
我找老隋启动了“光回线”——那是一套早就设计好的分布式广播协议,可以绕过主流平台,在地下停车场、废弃电塔、隧道通风口内传播短频音频内容。
第一条广播在凌晨五点整发出。一个女孩的声音,明显经过后期处理,但情绪压抑得几乎要炸开。
“我是Q-R303,我叫许真。我在学校被编号后,老师让我转学。我转学后,他们叫我‘系统人’,说我是会传染的病。我不是病毒,我是人。”
这段录音,在二十七个废弃信号节点同步播放,回响在地铁管道、电梯井、立交桥缝隙,像风吹起灰烬中的余火。
当晚,叶星母亲在家门口录下的一段视频,被送到我们这里。
她手中捧着儿子小时候画的一幅画,画上写着:"叶星,未来科学家。"
她看着镜头说:“他没做错什么。他只是说出了自己是谁。”
我们没有进行过多剪辑,就将这段视频插入“光回线”第二波节点播放中。这一次,我们放大了背景的风声和她哭到沙哑的呼吸。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接收到了超过一百条投稿,都是“实名者”的亲属、朋友、同事录下的音频。他们说:“他叫沈昊,不是Q-D011”、“她叫李语,不是Q-W912”。
街头开始出现贴纸。
一张又一张小小的红黑条码,底下写着:“我是Q-XXX,我叫——。”
名字空着。
是的,他们让路人自己填。
有人在贴纸上写下自己外婆的名字;有人写下小学时的好友;还有人直接写:"我不知道他是谁,但他一定存在过。"
警察来了,试图撕掉贴纸。可撕了三张,就出现十张。
主流媒体仍在沉默。但地下管道已经满是声音。
我们没有胜利。但我们开始有名字了。
会议室门上,我写下了一行字:
“别为编号活着,要为名字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