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停停停,我不要听这些文绉绉的话。”桑榆连忙叫停,她又不是没有背过《师说》,缺他背一遍吗?
她认真想了想,毕竟是要给桑兴嘉找老师,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他自己的需求和喜好。
索性便直接说:“大哥,我也就不瞒你,清溪村里虽然偏僻些,但里面多的是被贬至此的文官。”
“我想着给你请一位上村那边的人当老师,你觉得得侧重哪方面,是学识还是什么?”
“……我觉得品行更重要。”桑兴嘉憋了半天,最终只说出来这句话。
“品行?这玩意怎么看啊?”桑榆一时间有些发愣,要说学识或者行事做派都好办,仔细打听总能打听出来。
可品行,人的行为品德,一般人还真不容易知道。
正所谓'人心隔肚皮',一个人外在表露出的一切都是可以装出来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也不少见。
桑兴嘉见她面露为难之色,直接开口:“小妹,我觉得我不用专门请夫子。”
“那怎么行?”桑榆还指望着他加官进爵给自己当靠山呢,不请夫子怎么学习进步。
别的学子都在勤奋读书、请大儒讲课、跟名士请教,反观桑兴嘉呢,一天天的连本书都没有,不请夫子如何精进。
说到书,还真不能怪桑榆舍不得花钱给他买。
这年头活字印刷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书籍依旧是各家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轻易不外借。
市面上能花钱买到的书籍,多半就是些给幼儿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一类手抄书。
但凡跟大儒学说粘上点关系的书籍,都是各家不传之密,不请夫子不拜师,根本就别想看一眼。
桑榆想给他找一位老师,何尝没有这个原因。
“大哥,你不要把科举想得太简单,俗话说'不进则退',你停滞的这段时间,其他人还在努力。我虽然相信大哥的能力,但也得讲究点学习基础嘛。”
桑榆苦心劝说,颇有几分后世'鸡娃'父母的影子。
实在是拗不过她,怕她多花冤枉钱的桑兴嘉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不过他也提出自己的要求:“……那我自己去寻吧,遇见了聊一聊,总比从旁人那里问来的可靠。”
朝廷中的文官是什么样,桑永景可能都不太清楚,但桑兴嘉却是清楚的。
本朝重文轻武,文官集团一直有打压武将、扶持新文官上位的习惯,结党营私更是惯例。
一名当年的生员,若是想留在京城当官,最先要研究的不是学问,而是'拜码头'。
这事在他就读的学堂里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人公然表示自己已经拜了某位文官做'叔父',日后青云直上一帆风顺。
若非如此,他在之前也不会产生迷茫,觉得平生所学并无大用。
哪怕经过桑榆的一番开导后,或多或少想通了点,但他依旧对入朝为官并没有太大期盼。
不过既然桑榆主动提出来,他还是得努努力。
不说多,考个举人身份,以后不论在清溪村还是在岭南城,起码不会有人贸然敢欺负他们一家。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桑榆半靠在桑兴嘉肩头,抬头看着漆黑夜幕上挂满的繁星,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