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别说高出三倍,就算是高出四倍,有多少我们都要。”
二赖子看向苗晓红。
苗晓红柔声地说道:“青峰,谢谢你。”
“媳妇儿,你这叫什么话,咱们两个既然成了两口子,你家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这边也没什么负担,我娘还有我哥都在城里生活,你们家六口人,今年的公粮全都包在我身上。”
和王川一样。二赖子这边也在发愁秋天的公粮任务,苗晓红的娘家除了爹妈,还有四个妹妹。
前进三队的日子过不起来,不仅因为众人只会捕鱼打猎,没有伺候过庄稼。
更因为前进三队的地薄。
全队300多人,可用耕地只有100亩。
看上去不少。
换算成现在的粮食产量,每亩地最多打400多斤粮食。
100亩地就是4万斤。
分到300多名社员头上,每人最多135来斤。
问题是。
个人缴纳的公粮数量,正好卡在130斤左右。
交完公粮,还要缴爱国粮,战备粮,备荒粮。
用现在一句较为时髦的顺口溜来说。
交完公家的,留足集体的。
最后才是自己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集中在前进三队。
凡是村屯和生产队,几乎都面临着粮食不够用的情况。
张抗美突然长吁短叹,苗晓红纳闷道:“你叹什么气啊,你家就你一个,就算交公粮也才100多斤,随便哪儿弄点都够了。”
“我不是谈起交公粮的事,而是叹气咱们屯子啥时候能够支棱起来,看看人家国营农场,里边什么大机器都有,拖拉机,播种机,还有化肥。”
“同样100亩地,人家分分钟就耕好了,换成咱们,累死累活要忙好久。”
“但凡张家屯能搞到两三台拖拉机,不但能解决种地问题,还能开出十几亩好田。”
此话一出,屋里几个人全都沉默了。
张抗美看似是抱怨,实则在阐述一个残酷的事实。
农村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生产劳动始终是过去的人力耕种。
相比于其他的生产队,张家屯大队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起码有二十几头大牲口。
这些大家伙都是张百顺没生病之前,想尽各种办法给张家屯划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