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对待冀州的政策基本上是以宽松和赦免为主,毕竟冀州等地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年,战事一直都没有停过,百姓生活压力很大。
所以当冀州主簿李孚建议曹操不要劫掠城池之时,曹操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但对于袁谭以及关键性的从属,曹操并没有要放过他们的意思,全部处死。
一方面是想要以他们的死来告诫河北四州其他郡县的官员,切不可再跟随袁氏作乱,否则城破之日后果便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另一方面,曹操也是想要借此机会,向世人展示,他赏罚分明,罪责只到主谋,其他人员一概赦免,如此便能轻松瓦解袁氏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
当南皮城破,袁谭等人已经伏诛的消息传遍河北之后,冀州和青州很多郡县都纷纷主动投降。
当然其中也有两个人不一样。
一个便是被袁谭派往乐安运送军粮的王修。
王修听说袁谭处于困境之时,急忙带着大军前来救援。结果刚到高密就听说袁谭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他便下马放声痛哭,直言失去了主公还能去哪里?
王修毕竟是袁谭的亲信,在曹操眼里如同郭图一般。
为了能安葬袁谭,王修竟然不顾生命危险,主动找到曹操,请求允许他收葬袁谭的尸体。
曹操颇为惊讶,想不到组织混乱,纪律不明的袁谭还有这样一位忠臣。
于是,曹操不仅没有对王修下手,还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王修返回乐安,继续负责督运军粮。
表面上看,曹操能把运送军粮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刚刚投靠的王修,说明他对王修无条件相信。
实际上,对于王修的忠诚度和办事能力,曹操还是有待考核的。
另一个不一样的人便是安乐太守管统,此人当初为了袁谭是放弃家业,如今说什么也不肯投降。
曹操就借王修运送粮草的机会,命其去把管统的脑袋取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看似罪在管统,实则是拿管统性命来考验王修。
王修心里很清楚,管统的回应就是他未来的路。
最圆满的结局便是管统与他一道投降曹操,最差的结果便是死路一条。
王修与管统是当时袁谭落难南皮之时唯二前去支援的忠臣,几乎有相同的理念。
面对管统死活不肯投降的举动,王修很能理解。
但他始终下不了手,二人是同患难的交情,岂能因为曹操一句话就把这交情抛弃。
而且王修了解管统的为人,并非奸佞。
王修费尽心思,苦口婆心劝说管统直接面对。
管统见王修的诚意,加上如今别说乐安,整个青州都已经落入曹操手中,他还能跑到哪里去。
于是,他就答应了王修的建议,准备见曹操。
次日,王修并没有像押送犯人那样押送管统,而是正大光明与其并肩而行。
二人严肃地站在曹操面前,对曹操行礼。
曹操面无表情,只是问王修原因。
王修解释,管统是对故主袁谭忠心耿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