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击碎董承谋反的计划之后,曹操还剩下荆州的刘表和徐州的刘备两个刘氏成员问题没有解决。
荆州方面,以张羡为首荆南四郡尚处于叛变当中,他们都倾向于曹操。
故而曹操认为,刘表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张羡等人的叛变足以牵制刘表,能大大减弱刘表对他的威胁。
所以,从兖豫地块势力来说,与袁绍决战之前最大的威胁就剩下徐州的刘备。
可惜,曹操此刻还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个想法在不久的将来,官渡之战进入鏖战时期会给他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
曹操看着舆图,心中越想越气。
明明徐州本就应该是他的,却被刘备屡次破坏。
而且据董承交代,刘备也是参与了衣带诏事件。
也就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当中,只有刘备侥幸逃脱,而且还好好的待在徐州那么关键的位置。
其实,若此刻刘备有智谋之士,例如徐庶、诸葛亮、庞统等辅佐,定然不会固守徐州,转而谋取其他出路。
徐州乃四战之地,刘备当前与曹操的实力相差悬殊,二人之间必有一战。
不如快速转移,以便保存实力。
可惜,刘备没有顶级谋士帮他策划。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一边守好徐州,一边与北面的袁绍联络,想要借助袁绍的力量来牵制曹操。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曹操不得不闪击刘备。
那便是舆论的压力。
关于汉献帝诏书之事,事态已经败露,刘备就不用再保守秘密,转手便可将衣带诏之事公之于天下。
届时,刘备、袁绍等人就会占据舆论制高点,而曹操就只能承受国贼的骂名。
所以稳定许县之后,曹操便想要集中兵力优势,一举击灭刘备,夺回徐州,而后再一心一意对付袁绍。
但是众多将士听到曹操的这个想法后,纷纷站出来劝说曹操。
理由很简单,与曹操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现在曹操亲率大军出征,如果袁绍趁机来犯,该怎么应对?
这个问题确实把曹操难倒了。
一个人不可能分身,也不可能两线作战。
最好的办法是留一支信得过的人马驻守在官渡,拖住袁绍的脚步。
曹操曾经想过,是否应该把曹仁留下,但又担心人马不足,两头误事。
无奈,他只能说道:“刘备是杰出的人才,如果不趁着他还没有做大就及时拔除,将来必定会成为我等的大患。袁绍这个人我太了解了,时常犹豫不决,我军若是能速战速决,定然可以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击破刘备。”
众将士听了曹操的话,依旧将信将疑。
见众人意志不够坚定,郭嘉站出来说道:“袁绍迟钝多疑,不会立即来攻。刘备新起,众心未附,正是迅速进攻,将其击败的时机。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
有郭嘉的支持,曹操更加坚定了讨伐刘备的决心。
其他将士见曹操已经决定,立刻调整心态,同仇敌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底,曹操亲帅大军数万,领张辽、曹仁、夏侯惇等将领,第四次踏上了徐州的土地。
为了防止袁绍半路拦截或截断后路,曹操还在濮阳和鄄城一带留下了一支人马,以保障自己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