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刘偕之行除了借粮之外,还有打探军情的任务。
去看一看,如果出兵豫章,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显然,刘偕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华歆压根没有话语权,而且豫章的粮草不少,能解燃眉之急。
故而二人商议的第一反应就是出兵去抢。
毕竟他们手上现在多的是人马。
看出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刘勋身边的将士,还有此时在丹阳郡的孙策和周瑜。
周瑜给孙策出了一个小计谋。
他说,兄长可以书信刺激刘勋,让其出兵取上缭,然后他们领军突袭庐江,便可将庐江收入囊中。
孙策一听,便露出了笑脸。
于是,他就给刘勋写信。
信中说,上缭这地方啊,那是极其富足的,整个扬州大部分粮草都在那里。关键,那个地方的势力连年侵袭江东,他孙策已经对其恨之入骨,但是路途遥远无法征讨,很是难受。现在刘太守实力大增,足以将他们一举拿下,还希望刘太守出兵征讨。
其实智谋之士一眼就能看出书信中的问题。
孙策一边说上缭连年侵袭江东,一边又说他自己路途遥远无法征讨,这显然是矛盾的说法。
上缭能来,他孙策定然可以去。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缭在潦水河谷,与南昌隔有小庐山之称的西山,实际上根本无法对孙策造成侵扰。
这也是为什么太史慈光复,离得这么近的地方华歆都无可奈何。
但不管如何,孙策的信让刘勋很高兴,让他坚定了出兵的信念。
有孙策的支撑,至少不用担心东面的问题。
刘勋帐下有一名着名的谋士,名为刘晔。
他便是智谋之士,看穿了孙策的计谋,急忙劝说刘勋:“上缭虽然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就凭这些人马不可能轻而易举快速拿下。时间一长,人马疲乏,而庐江郡内又空虚,如果孙策趁机来袭击,庐江就守不住了。刘将军很容易陷入进无法取城,退没有归处的处境。”
刘晔给刘勋下的结论是,只要出兵,必定失败。
可刘勋已经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压根没有理会刘晔,执意出兵上缭。
当地的宗帅听说刘勋领军而来,急忙带领众人转移。
刘勋大军到了上缭,发现空空如也,气得他臭骂。
这一路过来人马疲惫,粮草不仅得不到补充,还消耗了不少。
令他难受的还在后面。
原本刘勋可以继续南下,突袭华歆,拿下豫章境内其他地方,也可以在原地慢慢磨,征服当地的官员和宗命,最终吞并豫章,与其当初意图不矛盾。
结果刘勋出兵失利的消息传到江东的孙策耳朵里,让孙策众人哈哈大笑,连连称赞周瑜计策灵验。
周瑜当即建议孙策趁庐江守备空虚,分兵两路出击。
一路直扑庐江治所皖城,由孙策、周瑜率领,另一路出击彭泽,阻击刘勋的回援之路,由孙贲、孙辅率领。
刘勋听说孙策领军奔袭皖城,这才意识到刘晔当初判断的准确性,心里十分懊悔,立刻带兵回援。
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