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知道,现在汉献帝在曹操手中。
任何从朝廷出来的指令,肯定要经过曹操的同意。
所以袁绍非常清楚,这样的安排是曹操故意的。
他没有骂曹操乃宦官之后,已经是对曹操客气了。
骂完之后,袁绍当众拒绝太尉之位,并推说要给陈纪。
陈纪何许人?
或许单说陈纪,不一定熟悉,但提到另一个人,定然会恍然大悟。
此人便是陈群也。
陈纪乃陈群之父,字元方,颍川郡许县人,出身颍川陈氏。
董卓把持朝政之时,陈纪为五官中郎将,后为平原相。
面对袁绍推过来的太尉之位,陈纪可是聪明人,哪里会接受。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事的背后,明显是袁绍与曹操在斗气。
两大王斗气,受伤的都是周边的小鬼,就如江湖中两大高手过招,被误伤的基本都是小鱼小虾。
好好的太尉,居然送都送不出去。
当然,明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袁绍虽然当众拒绝,只是想要向众人展示他对圣旨的抗议,但不管如何,现在刘协还是天子,袁绍绝不会做出叛逆之事。
他借助问责诏书,顺道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袁绍说,天子啊,他对天子和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可惜先前幽州公孙瓒不断骚扰冀州,他势力弱小只能全力应对,没有多余的力量相应诏书勤王,这都是他袁绍的不是。如今皇恩浩荡,恩赐太尉之职。但他袁绍没有任何功劳,肩负不了这么高的位置,还请天子明察。
这样的话放在东汉初期,那基本就是抗旨,杀头之罪。
但现在的汉献帝羸弱,根本无法对袁绍产生任何影响。
也不知道当初袁绍造谣汉献帝不是灵帝之子,想要另立刘虞为天子之事,是不是真的忠诚。
所以,两边都是在装糊涂。
汉献帝也没有真的要质问袁绍,袁绍也不是真的忠诚。
袁绍能认认真真地回复汉献帝的诏书,也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双方都十分知足。
诏书和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曹操对自己这个儿时的小伙伴十分的了解,他是不甘心屈于自己之下罢了。
就如当初西园八校尉,袁绍说什么也要排在曹操之前。
更别说后来联军对抗董卓,一个是盟主,一个连正儿八经的诸侯都算不上。
袁绍看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便建议曹操将天子迁到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