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那些事

第49章 辜负董卓,选择陈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可不是随便之人,他拥有极高的大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三十五岁的年纪有自己的判断,定然是陈留有特别之处能让曹操选择。

我们来层层剥开,究其根本,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因为一个人。此人乃现任陈留郡太守,曹操曾经的好友,可以说此人与曹操的关系比太学期间袁绍与曹操的关系更好,便是张邈。张邈性格豪放,在陈留经营多年,拥有一定的势力和资源。

曹操从雒阳逃出来,本就没有携带多少东西,经过一层层的盘问早已经掏空。而招募兵士最重要的便是钱财,所以曹操只有两个选择,老家或者好友。

曹操不可能去老家,董卓的通缉令早就发出来了,老家已经成为了董卓盯梢的重点位置,稍有动作就会被发现,起兵很容易泡汤。

另外曹嵩也带着家产和曹德跑到徐州琅琊避难去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支持曹操募兵,倒是陈留还有些许曹家的产业。

而张邈不一样,人称“八厨”,是可以用钱财救人的那种富有,只要有他的支持,募兵便不成问题。

张邈确实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很自然地给曹操提供庇护和支持,让曹操能够在陈留安全地招兵买马。

二是因为陈留郡的地理位置。曹操的目标是董卓,也就是雒阳城,而隶属于兖州的陈留郡就在雒阳东面,距离十分合适。曹操组织义兵反董,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能否将士兵顺利地带到雒阳城外。

现实中的募兵可不是常玩的那种三国游戏,点点鼠标点点手指就能三千五千的数字增加,士兵还能无条件的永远忠于曹操。现实中募集的士兵很多都是生活不下去的百姓,就是为了能讨口饭吃,甚至还有很多地痞流氓、杀人越货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兵变,轻则大军就地溃散,重则可能丢了性命。

例如中平四年的张举、张纯起义,便是乌桓骑兵在路上发生兵变而导致失败。

曹操自己也遇到过,中平五年回沛国征兵的时候,发生了兵变。曹操受到攻击受伤,奔逃到平河亭长的家中休养多日,最终坐着牛车回老家。

所以他不得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此外,行军距离近也能减少军费的开支,后面关东联军主力部队所在的酸枣就属于陈留郡。

三是曹操有经营兖州的战略意图。当初济北相鲍信曾建议曹操,兖州不仅人才济济,又是粮食产量大州,连通着南北东西,可以规划兖州以待时变。既符合曹操的野心,也满足曹操当前的时局规划,所以选择陈留作为起点,有助于他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事实也证明,曹操的选择十分明智。

这一年,逃离雒阳城的袁绍以勃海作为根据地,准备起兵攻讨董卓。与其一道逃出雒阳城的兄弟袁术,拒绝了董卓的拉拢,回到老家南阳郡,屯兵鲁阳城。

冀州牧韩馥恐怕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南面长沙孙坚,得知汉灵帝驾崩,董卓专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拊膺长叹:“如果当年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会有这场浩劫!”于是准备北上伐董。

同年十一月,刚刚到达陈留的曹操便开始与张邈密谋,准备起兵响应袁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他是宇宙奇点诞生前的混沌意识聚合体「无」,以「观测者」之姿见证万亿纪元更迭,却在新宇宙大爆炸的冲击下苏醒,从此开启穿梭万界的奇妙冒险。...
爱因不斯坦
从四合院开始混日子
从四合院开始混日子
毫无奋斗意志陈平安来到四合院世界,看着四合院了的是就像一场游戏并不想参与,不过人过留名雁过留痕,不经意的举动总会改变很多事情。...
寿成宫的沙鲁克
名柯:我的徒弟好像才是气运之子
名柯:我的徒弟好像才是气运之子
(纯黑,无女主,白切黑,挚友黑泽阵,群像)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一抹精致的灰色,这是白恒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从小生活在组织当中和黑泽阵一起训练做任务获取代号,直到获得代号后白恒发现组织卧底极多感受到美好生活摇摇欲坠。为了保护组织成员和自己安静的生活(滑稽),白恒向着这个目标一直奋斗着。ps:主角了解部分剧情(主线和剧场...
不要问12138
快穿之在甄嬛传沉浸式宫斗
快穿之在甄嬛传沉浸式宫斗
(评分刚出)白梦是影视快穿部门的金牌员工,最擅长的就是用任务者自身的性格不出戏的完成任务。热门影视剧甄嬛传长尾效应十余年,诞生无数平行世界,心有不甘的人无数,愿意付出一切改变她们既定的结局。小炮灰余莺儿(完结):纯元替身×胖橘替身√数砖人冯若昭(完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狗。阴暗爬行安陵容(进行中):绫罗...
乐安花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这不是英雄史诗,而是文明绝境中的生存实验。当火铳的轰鸣盖过的吟唱,当现代战争伦理与古代丛林法则在南海的泥沼里殊死搏斗,每个举起武器的人都在追问:当活下去成为最高法则,我们该如何守住人性的珊瑚礁,不让它在血与火的冲刷下碎成齑粉?潮起潮落间,珊瑚礁上的弹痕与贝壳共同书写着答案:真正的胜利从不是征服海洋,而是让文明的火种...
先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