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如同他爷爷所期望的,要有兵有粮,才能保住曹家。
曹操明白,要么崛起成为曹家的顶梁柱,肩负起曹家的未来,他才能站在所有人面前,大声呼喊,我曹操才是曹家长子。要么就是一生默默无闻,随波逐流,在曹德面前保守本分。
毫无疑问,曹操选择了前者,后者不是他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曹德的出生,让原本就想要出仕谋取官职的曹嵩更加意识到必须要搬到雒阳城去,靠近权力中心,才能壮大曹氏家族,才能让整个家族有传承。
到了雒阳之后,曹操也争取到了入太学的名额。
但曹操那些格格不入的做法,让顽皮捣蛋和不务正业的两大名声随之广布,很多人都对曹操没有很好的评价,都是把曹操当做纨绔子弟看待。
但是小小的个子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一颗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心。
就算世人不理解他,他也不在乎。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他的目标远在众人之上,是改变世俗目光,打破门阀士族统治,掀起体制变革。
而曹嵩却告诫曹操,不可再做出出格之事,时刻牢记曹操的小字,阿瞒。
相当于给曹操戴上了一个紧箍咒,用瞒字时刻警醒着曹操,不可再有过分行为。
曹操再想不明白也应该知道曹嵩的意思。
更何况,十几岁的曹操本就是一个机敏聪慧之人,察言观色本就是他最擅长的,岂能不懂得韬光养晦。
至此,初生牛犊的曹操开始懂得收敛,不再四处寻欢作乐,而是潜心学习。
虽然曹操有十三篇兵法注解加持,可惜,东汉末年士族门阀观念严重。宦官之后的标签并没有因为曹操入太学之后而被渐渐隐去,加上汉灵帝初期宦官祸乱朝政打压士族大夫,众多名人见了曹操都纷纷摇头,不愿与之过多结交。
哪怕曹腾当初并没有实际参与宦官乱政事件,依旧摆脱不了其身份。
太学期间,有一个人名为宗世林,乃当世名人。他年轻时“修德雅正,确然不群,征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在当时当地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东汉末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大批以荡涤天下、匡扶社稷为己任的“婞直”之士与奸佞谄邪们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抗争。“三君”““八俊”“八及”“八顾”就是其杰出的代表,当时社会的舆论民情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这些品德修养高尚的士人,把他们目为心中的英雄。
尽管世道混乱,但民心尚未到消散的地步,道德的大坝并没有溃决,东汉之季并没有蹈入大厦将倾之际世风日下的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