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井口的锈蚀边缘在探灯微光下泛着暗青,林晚的手掌紧贴井壁,指尖触到一层滑腻的苔藓。她缓缓下落,身体悬在半空,直到脚尖触到底部干燥的碎石。探灯的光束扫过四周,通道呈弧形延伸,砖墙斑驳,空气里弥漫着陈年尘土与金属氧化的气味。她没有立刻前行,而是将探灯调至最低亮度,让光晕仅照亮前方两步距离。
她缓步向前,脚步轻得几乎不惊起尘埃。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每隔一段便出现一组喷漆符号:三短、两长、一短。与她在井口所见完全一致。这些符号并非随意涂鸦,而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像是某种标记或坐标。她没有停下细看,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与四周的气流变化上。她知道,真正的陷阱往往不靠视觉暴露,而是通过能量场的扰动泄露踪迹。
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将意识沉入感知层面。额角传来熟悉的胀痛,但她没有动用“心灵洞察之镜”,而是调动起长期训练出的环境直觉——那是无数次生死边缘换来的本能。她能感觉到,空气中有种极细微的波动,像是电流在墙体深处流动时引发的共振。她停下脚步,探灯光束缓缓扫过左侧墙面。一块看似普通的砖石,在光线下呈现出微妙的色差,边缘略带金属光泽。她蹲下身,从背包夹层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电磁感应纸,轻轻贴在砖面。
纸面瞬间泛起淡蓝波纹。
果然有能量回路。这堵墙不是实心结构,而是伪装成墙体的电磁屏障,一旦触发,极可能引发连锁警报或物理封锁。她收回感应纸,指尖在砖缝间轻轻划过。温度比周围略高,说明内部有持续供电。她抬头望向前方通道,光线所及之处,至少还有三处类似的墙体节点。整个地下通道,或许就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能量网。
她正欲后退,忽然察觉脚边气流有异。探灯下,地面的尘埃正以极慢的速度向右偏移,像是被某种无形吸力牵引。她迅速蹲下,将手悬于地面十厘米处——掌心传来轻微的负压感。地下有通风口,但风向不对。正常地下管道的气流应由高往低自然流动,而这里的气流却呈逆向回旋,显然是人为制造的干扰场,用来扰乱追踪者的判断。
她立刻明白:对方在测试她的反应速度与观察力。这不是单纯的防御系统,而是一场动态的猎捕演练。
就在此时,通道深处传来一阵极轻微的嗡鸣。她迅速熄灭探灯,背贴墙壁,屏住呼吸。那声音越来越近,不是脚步,而是高频振翅般的机械运转声。她眯起眼,借着远处电磁屏障的微弱辉光,看见一个拳头大小的黑色飞行器正贴着天花板缓缓推进。它呈六翼螺旋结构,底部镶嵌着一颗暗红色的光学镜头,正以固定频率旋转扫描。
无人机。
她没有动。这种型号她曾在某次情报档案中见过,属于微型侦察型,搭载热成像与声波定位系统,能捕捉到人体最细微的呼吸起伏。若她贸然移动,哪怕只是眨眼频率的变化,都可能被判定为活体目标。
她缓缓抬起左手,从腰侧取下微型探灯。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作为干扰源。她将探灯调至频闪光模式,功率拉到最高,然后轻轻向前一推,让它滑向通道另一侧的凹陷处。
几乎在探灯启动的瞬间,无人机的飞行轨迹猛然偏转,朝着光源疾速靠近。林晚抓住这不到两秒的空档,迅速翻滚至右侧墙体凹槽。她能感觉到无人机在头顶盘旋,镜头转动时发出细微的机械咬合声。她屏住呼吸,右手已握紧电击笔,随时准备近身反击。
然而,她没有出手。她知道,击毁无人机固然能消除威胁,但也可能触发更高层级的警报。她需要的是干扰,而非暴露。
她从口袋中取出一枚微型磁暴贴片,这是苏悦托人送来的特制装备,能短暂干扰小型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她将贴片夹在指尖,看准无人机悬停的瞬间,猛地向上一扬。贴片精准粘附在无人机底部镜头边缘,几乎同时,那颗红光剧烈闪烁两下,随即熄灭。无人机失去平衡,歪斜着撞向墙壁,发出一声闷响后坠落在地,六翼仍在徒劳旋转。
她迅速上前,用探灯照向无人机残骸。机身侧面,刻着一个极小的标志:一只闭合的眼瞳,瞳孔处嵌着齿轮图案。她瞳孔微缩。这个标志她从未在公开资料中见过,但它透出的冷酷秩序感,与神秘组织一贯的风格如出一辙。这不是通用型号,而是某个分支专用设备。她将无人机残骸踢入墙角缝隙,确保不会被后续巡逻发现。
她重新点亮探灯,继续前行。通道逐渐收窄,前方出现一个T字岔口。左右两侧通道均被砖墙封死,唯有正前方一条向下的斜坡,通向更深的地下。她站在岔口,没有立刻选择方向,而是将手贴在地面,感受震动。左侧墙体后方,传来极规律的低频脉动,间隔约两秒一次,像是某种大型设备在运行。而正前方斜坡下方,则有轻微的空气湍流,温度略低于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