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目送老太太蹒跚离去,陈默翻开新本子。阳光透过展柜的玻璃,在纸页上投下玉琮的影子,他提笔写下:“玉会记得水流过的方向,就像人会记得牵挂的模样。”
二、铜镜的锈
午后的修复室飘着酒精味,小孟正用竹制刮刀给唐代铜镜除锈。镜面朝上放在工作台上,边缘的缠枝纹已经显露出来,只是中心还有块巴掌大的绿锈,像片顽固的苔藓。
“陈老师,您看这锈色。”小孟抬起头,鼻尖沾着点灰绿,“里面好像裹着东西,刮不动。”
陈默凑过去,放大镜下,锈层里嵌着些暗红色的碎屑。他忽然想起去年在洛阳见到的唐代墓葬壁画,仕女们对着铜镜梳妆,镜台边总摆着胭脂盒。
“用棉签蘸点蒸馏水试试。”陈默的声音放轻,“别太用力。”
小孟的指尖微微发颤。棉签擦过的地方,一点殷红慢慢晕开,像极了胭脂的颜色。她忽然笑起来,眼里闪着光:“说不定是哪个姑娘化妆时,不小心蹭上去的。”
窗外的蝉鸣正盛,阳光穿过梧桐树的叶子,在镜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陈默想起自己的母亲,总爱在梳妆台的镜子上贴张小纸条,记着买酱油或是取快递,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被镜面映得格外清晰。
“我奶奶也有面铜镜。”小孟忽然说,手里的刮刀停在半空,“铜绿厚得看不清人影,她却总说能照见年轻时的样子。”
陈默翻开本子,笔尖悬在纸上。他仿佛看见千年前的月光,落在铜镜上,也落在如今小孟含笑的眼睛里。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锈色下,藏着的或许不只是胭脂,还有对着镜子巧笑倩兮的姑娘,和她梳了一辈子的青丝。
“铜镜记不住自己的年纪。”他写下这句话,抬头时看见小孟正用软布轻轻擦拭镜面,“但它记得每双望向它的眼睛。”
三、陶仓的温度
傍晚的霞光把展厅染成琥珀色,农科院的李教授站在陶仓展柜前,手里捏着个放大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缝。展柜里的汉代陶仓带着细密的冰裂纹,口沿处还有圈模糊的指纹,像是谁捧它时留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