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瓷碗里的旧时光》
雨夜,警局里透着一股别样的寂静,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不间断地敲打着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冗长的故事。值班的小张坐在办公桌前,桌上那只宋代瓷碗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就那样静静地待着,碗沿缺了个小角,却丝毫不影响它散发出来的古朴韵味,而那内壁,白得像浸过月光一般,透着一种让人沉醉的纯净。
小张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瓷碗,思绪渐渐地飘远,仿佛穿过了时光的重重迷雾,来到了那个遥远的宋代。他忍不住轻声呢喃道:“是不是有个婆婆,总用它给孙儿盛甜汤?”话音刚落,那雨声似乎更响了些,像是在回应着他的疑问,而神奇的是,在那瓷碗里,仿佛晃起了细碎的光,一闪一闪的,像是藏着无数的秘密正等待着被人揭开。
小张是在一次文物追缴行动中遇见这只瓷碗的。当时,那是一个藏匿在城郊破旧仓库里的非法文物交易点,警方经过长时间的侦查和布控,终于决定收网。当他们破门而入的时候,现场一片混乱,犯罪分子们企图销毁证据,四处逃窜。小张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被一块破布包裹着的这只瓷碗,当时它上面还沾着些灰尘,可即便如此,小张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不凡。
把它带回警局后,经过专家的初步鉴定,确定这是一只宋代的瓷碗,价值不菲不说,对于研究宋代的瓷器工艺以及当时的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是那缺了的小角,也不知是在岁月的流转中经历了怎样的磕碰,成了它身上一道独特又有些遗憾的印记。
此刻,小张看着瓷碗,脑海中想象着宋代的市井生活。那时候,大街小巷应该是热闹非凡的吧,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手艺人在街边展示着自己精湛的技艺。而在某个寻常的小院里,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她慈眉善目,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她的孙儿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婆婆做的甜汤。婆婆会早早地起床,去集市上挑选最新鲜的食材,然后在厨房里精心熬制那甜汤。等甜汤熬好后,就会用这只瓷碗盛着,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
孙儿一看到那瓷碗,眼睛就亮了起来,会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围着婆婆转圈圈,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婆婆,婆婆,好甜汤,我要喝呀。”婆婆则会笑着摸摸孙儿的头,嗔怪道:“小馋猫,慢点儿,烫着呢。”小家伙也不管不顾,小心翼翼地端起碗,轻轻吹着气,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那满足的模样仿佛喝的是这世上最美味的东西。
雨还在下着,警局里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小张的思绪却越发沉浸在那想象的画面中。他想着那孙儿长大后,或许会离开家乡,去远方闯荡,而这只瓷碗依旧会被婆婆好好地收着,每次看到它,婆婆就会想起孙儿小时候那可爱的模样,脸上满是思念与牵挂。说不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孙儿回来,婆婆还是会用这只碗给他盛上甜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啊。
就在小张想得入神的时候,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把他从那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他赶忙接起电话,是同事打来询问另一起案件相关线索的。小张简单地回答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目光又重新落回到了那瓷碗上。
这时,他注意到瓷碗在灯光下,那缺角处的纹理似乎也有着别样的故事。也许是在某一次家中的宴会上,不小心被碰倒在地磕掉的;又或许是在战乱年代,人们匆忙搬家时,没能保护好它而造成的损伤。它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漂泊,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朝代的更迭变换,却依然留存了下来,来到了小张的面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小张又开始想象,在宋代的那些文人雅士的聚会上,这只瓷碗说不定也曾出现过。一群文人围坐在雅致的亭子里,旁边是潺潺的流水和盛开的繁花。他们吟诗作画,谈天说地,桌上摆放着的果品糕点,就有一份是盛放在这瓷碗里的。那白润的瓷碗映衬着色彩鲜艳的果品,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引得众人不住地赞叹,夸赞这瓷碗的精美,也夸赞主人家的品味。
而在普通百姓的家中,这瓷碗或许就是生活里的一份实实在在的陪伴。家里的妇人用它来盛放一些腌制的小菜,或者是在夏日里,用它装上一碗清凉的井水,给劳作回来的家人解渴消暑。它承载着的是平凡日子里的烟火气,是一家人简简单单却又无比珍贵的生活点滴。
夜越来越深了,雨却没有要停的意思,反而下得更大了些,风也跟着呼啸起来,吹得窗户哐哐作响。小张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雨水笼罩的街道,路灯在雨中散发着朦胧的光,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辆溅起一片片水花。
他转身回到桌前,再次端详起那瓷碗,想着它到底经历了多少双不同的手,又在多少个不同的地方停留过。它或许被珍视过,被小心地呵护着,也或许在某个艰难的时期,被当作普通的物件随意放置,差点就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