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秋的晨露还挂在济世医馆后院的草木上,洛风已经蹲在药圃东侧的畦垄边,指尖轻轻拨开一片卵形的叶子。阳光穿过薄雾落在他肩头,映得那丛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草本植物愈发清润。秦慕伊提着竹篮走来,里面盛着刚采挖的新鲜根茎,带着泥土的湿气和淡淡的药香。
“今天咱们讲的这味药,看着柔弱,却是滋阴润燥的良药。”洛风招手让伙计们围拢过来,指尖拂过植株顶端的总状花序,“都仔细看看,这就是沙参。它的茎秆直立,高约尺许,表面有细细的柔毛,叶片互生,边缘带着不明显的锯齿,最特别的是这些紫色小花,钟状花冠顶端五裂,像一个个小铃铛挂在枝头。”
秦慕伊将竹篮里的根茎倒在铺着棉布的石桌上,圆润的根须带着新鲜的泥土,断面呈现半透明的黄白色。“大家再看它的根,”她拿起一根完整的根茎,“呈长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和须根痕,质地松泡,断面有裂隙,这是南沙参的典型特征。若是北沙参,根茎会更细瘦,质地也更坚实。”
药童阿竹凑近闻了闻,皱着鼻子道:“有股淡淡的甜味,带着点土腥气,它的化学成分和之前讲的草药有什么不同吗?”
“问得好。”洛风赞许地点头,“沙参的化学成分很丰富,主要含三萜类皂苷、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还有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其中皂苷和多糖是它滋阴润肺的关键成分,黄酮类物质则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这些成分相互配合,让沙参既能补阴又不滋腻,清热又不伤胃。”
秦慕伊用小刀将根茎切成薄片,断面的纹理清晰可见:“在中医里,沙参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虽都能滋阴,但各有侧重。南沙参偏于清肺化痰,北沙参长于养胃生津。咱们医馆常用的是南沙参,搭配麦冬、玉竹这些药材,专治秋燥引起的各种病症。”
伙计长青搓了搓手:“先生师母,秋燥我知道,就是秋天容易口干舌燥、咳嗽痰多。可这沙参看着不起眼,真能有这么大用处?”
洛风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目光望向医馆外的街巷:“前年深秋的那场瘟疫,就是靠它救了半个镇子的人。”
秦慕伊将切好的沙参片摊在竹匾里晾晒,闻言动作微顿,轻声道:“那年的秋天特别干燥,从入秋就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镇上的人先是觉得口干舌燥,后来开始咳嗽,有的人痰中带血,连呼吸都带着灼痛感。”
“一开始大家以为只是普通的秋燥,直到城西的李大户家接连病倒了五口人,高烧不退,咳嗽不止,请来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洛风的声音沉了下来,“我和你们师母去看诊时,发现病人咽喉红肿,舌红少苔,脉细数,这是典型的燥热伤肺、阴虚火旺之症。可当时镇上的知母、麦冬早就被抢购一空,药材行的存货价格翻了十倍都买不到。”
阿竹紧张地追问:“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大家受苦吧?”
“当然不能。”秦慕伊拿起一片沙参饮片对着阳光照了照,“我记得后山的向阳坡上长着大片野生沙参,那是以前采药人留下的。当天下午我就带着三个伙计背上药篓进山,可连着找了两个时辰都没见着踪影,后来才想起秋旱让山坡上的草木都蔫了,沙参的叶子枯黄得和杂草差不多。”
洛风接过话头:“找到沙参时天已经擦黑了,你们师母为了辨认植株,手背被荆棘划了好几道口子都没察觉。野生沙参的根扎得深,得用小铲子一点点挖,稍不注意就会折断。等我们背着半篓沙参下山时,月亮都升起来了,每个人的裤脚都被露水打透,满是泥污。”
“光有药材还不够,得配出合适的方子。”秦慕伊补充道,“当晚我们就在医馆连夜试验,用沙参搭配贝母、杏仁、桑叶煎成汤剂,先在自己身上试喝,确定药性平和后,才敢给病人用。第一个喝药的是李大户家的小孙子,才六岁,咳得整晚睡不着觉,喝了一剂药后,第二天早上居然能吃下小半碗粥了。”
长青眼睛一亮:“这么快就见效?”
“沙参的妙处就在这里。”洛风解释道,“它的多糖成分能增强免疫力,皂苷能润肺止咳,黄酮类物质能抗炎消肿,正好对症燥热伤肺的病症。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沙参数量不够,镇上有上百人发病,光靠我们采挖的那点根本不够用。”
秦慕伊叹了口气:“更麻烦的是,有些病人觉得沙参是普通野草,不肯喝药,非要等名贵药材。有个姓王的老秀才,咳得痰中带血还坚持不用沙参,说‘草根树皮岂能治病’,结果拖到呼吸困难才肯求医,那时病情已经加重了许多。”
“我给他开的方子是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玉竹三钱、百合三钱,再加少许冰糖调味。”洛风回忆道,“为了让他信服,我特意在医馆煎药时让他看着,讲解沙参的药性。告诉他《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沙参‘清肺火,治久咳肺痿’,并非寻常野草。他半信半疑地喝了三天药,咳嗽果然减轻了,后来还特意送来牌匾感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