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风过洛,旌旗不动。九月二十三日清晨,洛阳北门城墙之上,风哨未交,鼓号不鸣,一切仿佛如常,然而城中气氛早已不同往昔。
昨夜,又有七十余名兵卒弃甲出走,曹军已不再明令缉捕,反而下达封口令,命营中士卒不得谈“策军”“降将”“澜令”三字。一旦听闻,立即报官。一时之间,整个洛阳军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道禁言令却成为压倒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日午时,诸葛亮于定陶书下《策决三条》:
其一,洛阳投策之卒,可不计前事,听策从政;
其二,城门若开,军不入市,不掠一民;
其三,曹营士卒归顺者,得保三代之身,听封赐田。
策令由风哨飞骑传至三军营前,张贴于三门之外,数十份副令散入市井,甚至钉于洛阳军营水井边、灶台侧、马厩中。
许褚闻讯大怒,亲率兵卒清除“策贴”,但为时已晚。洛阳军心如潮,虽未溃散,却已无再战之胆。
曹操自知再无策可施,当夜便召荀彧、郭嘉于内府密议,拟定“策退洛阳”之计,欲弃城守许都。他语调平静,却显露一丝苍白:“洛阳若不可守,便留空城予敌,不使其全胜。”
郭嘉却忽然沉声一问:“主公,洛阳不可守,然皇城未撤,士绅未动,若仓促弃之,则岂非民心尽失?”
曹操眼神沉沉:“我意未决,然……再无退路。”
正当洛阳风雨欲来之际,一道突变打破策局的平稳节奏。
——西门军营突发哗变。
一支驻守仓道的三百步卒,夜中私发火信,意图开启西门迎澜军入城。营中火起之际,守将潘炎被刺身亡,副将失踪,西门边墙一度开启一角,千军震动!
消息传至中军,曹操震怒,亲率卫兵赴西门封锁,许褚急调铁骑驰援,三刻之内方才将变军斩尽。西门虽得封锁,然“洛阳有人开门迎敌”一事自此不再是传言,而是血案。
而真正令曹操心胆俱裂的,不是火起西门,而是火灭之后——
城中百姓于西门墙上写下八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