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水东流,山风微紧。伊水战线,澜台三策布局已至最后一环。
赵云扰粮、张辽诱敌,皆已得手,而诸葛亮亲定的最后一计——“空关三引策”,今夜即将落子。此策并非在敌人眼前布阵,而是在敌人心中设阵。所谓“三引”,一引其兵误判,一引其将轻调,一引其心内崩。
此计所设之地,是许都与洛阳之间的一处废弃古道,名唤“临谷关”,地势险峻,三面为壑,一面断路,向来不列主道,战时亦罕用。但正因不设防,不入军谋之常,被曹营所疏忽,正是诱敌绝佳之地。
早在半月前,诸葛亮便命人暗地开路、整坡、伪设营垒,并布下“引响阵”、“木兵林”与“火烟转向壑”,将整座谷口打造成一座“假象实杀”的棋盘。他未曾亲自督军,却布下千步杀机,只待敌人自入。
张合此时军中已然疲惫。自赵云破粮以来,三道军粮未曾稳定一天,张辽诱敌后,他又接连错判三次主阵方向,左右分兵皆无功,营中军心不稳,斥候误报频出。他虽疑阵为虚,然又惧若真弃洛阳南线,主公震怒难当,于是下令调出三营,总计六千余兵马,由副将韩崇率领,经临谷小道,绕道突袭澜台北后,以图一破疲局。
此为破局之动,实为败势之起。
入夜时分,韩崇所率部队前锋已越谷口,见临谷关空寂无兵,仅余破帐三五、焦木成灰,似是旧营废地,风中更有一缕稻草燃尽后的微甘焦味。士卒之间哄然,有人低声道:“果然澜台弃守。”
韩崇不敢大意,令斥候前出,探得三道林壑皆无伏兵,营中留痕繁多,像是近日撤退仓促。他虽疑惑,但心知自己本非正将之位,此番若再推延,恐受张合重责,于是下令三营全军夜行,入谷宿阵。
然而他们未察觉,此地四壑之中早已设下“回响引声阵”,每当铁甲摩擦、兵马齐动,便于林间自然放响,若有大军奔行。尤其中谷低洼处,诸葛亮亲令于树上悬挂铜铃七十,布于风势交汇之处,士兵行过时铃声四动,谷声如潮,宛若万人行军。夜行之军虽未见敌,却已乱意。
夜未及三更,谷东高处忽起狼烟二道,旗帜倒悬,映入夜空之中,又有破旗三面于林梢扬动,上书“赵”“诸”“澜”三字。韩崇惊悚,急令设防,却未料东壑谷坡之中百余木兵于风中晃动,营火映照之下,竟如真军而立,有兵卒大惊失措,高喊:“敌军设伏!”
谷中兵将人喊马嘶,阵型混乱,一连三营之间错失指挥联络,前军误将后军为敌,后军疑前军逃逸,乱阵之中竟自相冲撞,未战先乱。
而这一切,正是诸葛亮欲见之局。
临谷之外三十里,张辽伏于石原峡边,一直未动。他早已算准,张合定会因连败而求偏锋之路,临谷一旦误入,韩崇三营自乱,正好以伏击之名完成东线“封锁关口”之实。他并不需追杀全军,只需重伤其旗、扰其指挥、破其锋心即可。
三更半,张辽兵起,千骑破林如雷,旌旗倒挂,黑火为引,骑军夜奔谷口,一阵突杀之后韩崇旗帐被烧,其本人仓皇奔逃,营中军书、信号、粮册尽为澜军所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