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安五年,暮春将尽。
弘农偏府,兵马虽集,曹操却始终未发主军。偏将调训,诸吏焦躁,唯有府堂内檄文、军报不断往返。
而千里之外的许都,愈发显得沉寂、空虚,宛如一只被割断羽翼的巨鸟,在风中踯躅。
朝中无主,天子初被迎至“魏仆苑”以避曹乱,名为保驾,实则半禁;荀彧留守许中,日理百事,心力交瘁。
宫内诏书日少,诸卿各怀异心,言路暗涌。
这一日,天子坐于金銮殿中,仰望梁间尘落,身侧唯内侍韩嵩相伴。
天子叹曰:“曹公不来,朕犹如浮萍。布之战胜,备之扰许,朕不知谁可托命。”
韩嵩低头,低声一语:“陛下若不定辅,则中原永乱。”
天子一震:“你可知所言何意?”
韩嵩淡然:“嵩不敢妄言。但听闻布公近年整军定陶,政令明肃,义不南侵,民心归附,非暴起之徒。”
“若陛下召之辅政,或能制诸侯而定九州。”
天子眉头紧锁,不语良久。
与此同时,许中文武暗动。
东曹掾杨修、吏部尚书种辑等人皆察觉,自曹公离许,风向变矣。
种辑道:“主公虽为护国而西,却久未回都,许中诸军无统,若有变,难应之。”
杨修淡笑:“布之不动,乃曹公之计。然久不归,便成不动。”
“君可知,最近太学生中,已有言曰‘吕布布令,不违于汉制’?”
种辑惊道:“此等妖言,岂可留?”
杨修却不答,只看向窗外,心思深藏。
荀彧独坐尚书府中,抚案沉思。
他早已看出许都朝中浮动。
有臣倾向布,有臣疑备,有臣惧曹。三派交杂,已成隐患。
他知道,若不早治,则必生乱。
于是荀彧发出帖书,设一场“上林文会”,广邀朝中三十余官,于东苑设宴观心。
上林苑中,香炉清雅,群臣尽集。
席间推杯换盏,言笑晏晏,然各怀心思。
荀彧笑问:“诸位以为,如今中原三势,孰可托?”
尚书韩融答道:“布公得冀青、整军定陶、不取许中,反布风线,若无意王事。”
主薄史昂道:“布非无意,是不敢耳。刘备若得青兖,布必大动。”
东曹掾杨修笑而不语,荀彧便问他:“子才以为如何?”
杨修举杯缓答:“布布风线,封而不战;布令四出,不越汉制。若非志在辅政,又何必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