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谢樱传

第134章 击鼓鸣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拐了两条巷子,甩开身后的追兵,谢樱看到了蓝隼站在路边,远远的冲她挥舞着手中的包裹。

从这个转角出去,离宫墙剩下不过五百米的距离。

而剩下的路程要是骑马,只怕她会被当做反贼当场射杀。

“吁——”谢樱使劲勒马,将马脖子拽起来。

由于之前奔跑的速度太快,又刹的太急,马扬起两只前蹄,谢樱收紧核心,手上死死抓住缰绳才没被甩下去。

等稳住身形后立刻翻身下马。

这片刻的功夫,已经看到后面兵马司的身影。

“兀那婆娘,赶紧束手就擒,前面就是皇城了。”

谢樱顾不得喘气,和蓝隼一起,使出吃奶的劲儿疯一般往皇城的方向跑,谢樱感觉自己的肺快要炸开,甚至能感受到鼻腔和喉咙中的血腥味儿。

皇城的守卫看见两个衣衫不整的女人狂奔而来,立刻横起手中的长矛对向二人:

“你们是干什么的!”

谢樱卯足力气,冲那守卫喊道:

“我乃英国公府长女李清雅之女谢樱,前来敲登闻鼓,状告我父礼部员外郎谢远——”

女人的声音又尖又利,谢樱吼到最后,带出一嘴的腥甜,吐出肺中的黏液,夹杂着大量的血丝。

唾沫在地上,成了血红色的泡沫。

太祖皇帝有令:“皇城各处门外设登闻鼓,百姓有冤且官员不问者,可直接上达天听,不得阻拦。”

身后兵马司的人马见这架势,深知这其间深情底理不是他们可以沾染的,只得悻悻离开回去复命。

阵阵鼓声穿透耳膜,谢樱从胸口摸出带有体温的状纸,交给锦衣卫守鼓官,再由守鼓官交到三法司,三法司断定是否为冤假错案之后,才能决定呈交给皇帝。

见守鼓官进了宫城,谢樱松了口气。

子告父,此举简直骇人听闻。

……

皇帝正在御花园被张济承唠叨的心烦,听到内监传来的消息,登时来了兴趣。

“怎么回事儿?”

虽说今日休沐,但各部衙门依旧有人值守。

这状纸本来该移交给在千步廊值守的三法司官员,但皇帝要问,谁敢不言?

司礼监轮值的太监细声细气道:“守鼓官说看见两个衣衫不整的疯女人一路狂奔到鼓下,开始击鼓喊冤,身后头还跟着兵马司的人马呢。”

“击鼓那人是礼部员外郎谢远家大姑娘,名叫谢樱,今日本是她跟吏部侍郎幼子王瀚大喜的日子,谁知道怎么跑到这登闻鼓下面了。”

在皇帝身边待久了,察言观色的能力自然也是一等一的。

“状纸上写的什么,拿来朕看看。”

立刻有太监呈上了谢樱的状纸,上头赫然写着谢远三大罪状和经过:

一、私藏龙袍

二、杀妻灭子,杀女未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迎娶平妻,我改嫁太子你哭什么
你迎娶平妻,我改嫁太子你哭什么
姜绾为救继子跌入悬崖,失忆三年,归家后夫君已另娶新妇。夫君独宠新妇,婆母嫌自己失德,就连她舍命救下的继子,也亲昵地喊着别人“娘亲”。害死姜绾后,他们挥霍她的嫁妆,顶替她的身份攀上太子,满门荣华。一朝重生,姜绾回到了归家这天。换养子,斗绿茶,夺军权,她不再手软。众人才知,传说中的江湖宗主,顶流名僧,异族大巫,竟都是她...
今昭昭
八零随军大东北,霍团长夜夜爬炕
八零随军大东北,霍团长夜夜爬炕
现代中医世家传人沈晚穿成了年代文里离婚后被五十岁老光棍折磨致死的炮灰女配。她刚睁眼,就发现自己到了大东北,有个单薄瘦弱的儿子,有个重伤即将瘸腿的丈夫。沈晚妙手回春,还与重生女主一起住进家属院。苏琴杉凭借前世记忆,刻意塑造温柔贤惠形象,迅速赢得众人好感,而沈晚因原主恶名,遭人白眼与排挤。所有人都觉得沈晚这次来是为了赖...
沈眷
跳出时间彼岸的星瞳
跳出时间彼岸的星瞳
她说:失去和拥有都由不得我,所以我不敢许愿,因为总是事与愿违……?魂魄不全,阴损体质,六亲缘薄,三世早夭命格……天可垂怜,她居然拥有了不死之身的最强辅助!三生有幸遇见他,纵使悲凉也是情……??他说,人人皆知阎王殿,无人晓我异人村!冥界异人村乃冤假错死之人停留申诉的驿站,他便是这异人村堂堂少主,掌管冥界公允……他身负...
洛痕深深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一不小心穿成80年代的同名同姓被全家欺负的小可怜肿么破?恶毒的奶,懦弱的爸,狠心的妈,超雄的弟。还有一个即将退婚的城里未婚夫。就在她准备接受来自未婚夫拿钱羞辱退婚时,脑中多出了一个快问快答系统。上一秒,未婚夫还双手抱胸,满眼嫌弃的睨着她。“你是准备跪求不要退婚?还是自杀威胁?”下一秒,扑通跪地:“谁说我要退婚?我是...
月下金桔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一家三口穿越*系统存在不强*爽文*女主独狼】好好的自驾游被高山碎石砸中,被位面收集系统绑定,一家三口集体穿越,还特么分开穿了!还好随时能通过系统内置面板交流。能共同使用系统空间,每天可以一次交换物品。末世缺少吃食,古代不缺啊,李云舟当即就将身边的金首饰一股脑丢给父母。换钱!买粮!舟舟我啊,又要靠爸妈啦~世界线:第...
与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