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棺秘录

第159章 虚妄天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墨是被灼烧感惊醒的。

喉咙里像塞了块烧红的炭,火烧火燎地疼,眼皮重得像坠了铅,每眨一下都像是被砂纸磨过。

他勉强撑开眼帘,首先撞进瞳孔的是翻涌的赤金色岩浆,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连空气都在扭曲,映照出四周熔岩喷涌、气泡爆裂的景象。

地核的热流裹着硫磺味灌进鼻腔,呛得他几欲窒息,后颈巫纹处传来细密的刺痛,像是有无数根银针在皮下游走——那是苏挽月消散前触碰过的位置,此刻正泛着暗金色的光,在皮肤上勾勒出一道道微弱却清晰的纹路。

“醒了?”

沙哑的男声从头顶炸响,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意,像是从千年冰层下挖出来的回音,直震得耳膜生疼。

陈墨猛地抬头,眼前的景象让他血液凝固——玄色龙袍的虚影悬浮在地核上方,眉骨处的图腾比初代巫王更繁复,每一道纹路都在渗出幽蓝的光,正是前一刻他晕过去时看到的玄冥圣王。

那身影如同幻影般模糊,却又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整片地核空间都在颤抖。

而那虚影的右手,正握着柄青铜钥匙,尖端已经没入他心口三寸。

剧痛顺着胸腔炸开,像千万把刀子同时绞动五脏六腑,陈墨本能地去抓那只手,却触到一片冷硬的虚无,指尖毫无实感地穿透了过去。

他这才发现自己被无形的力场钉在半空,双脚离沸腾的岩浆不过半尺,每一滴溅起的火星落在皮肤上,都要烧出个焦黑的洞。

他能感受到皮肤被灼伤的刺痛与焦臭,甚至听见自己肌肉收缩的声音。

“你觉醒的血脉本就是天道的漏洞。”玄冥真身的声音像两块岩石在摩擦,低沉中夹杂着金属撕裂的尖锐,“三百年前我以巫族为祭,将反物质能量封印在幽冥海本体中,却没想到巫妪族竟用噬忆绦篡改了‘轮回闭环’。”他指尖的青铜钥匙又往里送了半寸,陈墨听见肋骨断裂的脆响,仿佛骨头正在一点点碎裂成粉末。

“阿九!”

突然响起的尖叫让陈墨瞳孔骤缩。

他侧头望去,山魈化身的哑仆正蜷缩在岩浆边缘,胸口的衣物已完全溃烂,露出下面青灰色的鳞甲——影母之魂的半透明身影从那溃烂处钻出来,指甲深深掐进阿九的喉管,却又将另一手按在陈墨后颈。

山魈王的本源精血从影母指缝渗出,在陈墨身周凝成淡青色屏障,挡住了玄冥真身钥匙上溢出的黑芒。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腐朽的气息,混合着岩浆蒸腾的湿热,令人作呕。

“巫族血脉觉醒者的真正宿命,是成为‘虚妄之境’的锚点。”影母的声音带着双重回响,一半是阿九惯常的闷哑,另一半却尖细如刀,刺得人头皮发麻,“除非你用双生瞳吞噬天枢子体内的共生意识——否则等虚妄天幕彻底成型,你会和那女人一样,连光尘都剩不下。”

陈墨的视线扫过阿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修速避,小魔王出狱
女修速避,小魔王出狱
他帮哥哥顶罪,却被判死刑,当成血食投喂大妖。五年后,他神秘归来,已经成为妖界闻之色变的小魔王。大道万千,林狂独修爽道。谁让他不爽,谁就是阻道顽石,唯有灭之。山精石怪,妖魔异兽,皆为盘中餐。世俗美女,灵能女修,皆为账中客。...
十指炫舞
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
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
沈野重生归来,上一世他错失觉醒武魂的机会,不仅沦为气运之子的垫脚石,而且被女友背叛,最终惨死在凶兽的围攻下,这一世他不会再错过。全球灾变,末日降临。沈野重活一世,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打脸渣女,逆转气运。觉醒全球第一个武魂,也是最强的武魂。兵器武魂、生灵武魂、植物武魂、自然武魂、异能武魂,都将臣伏在我的武魂之下.....
小宁大侠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重生饥荒年代简介江炎重生回到十七岁饥荒年代,父母早亡的他与八妹、九妹寄人篱下,受尽婶婶李桂香的虐待。前世,妹妹们悲惨离世,自己也冻毙荒野;今生,看着怀中尚在的妹妹,江炎发誓定要护她们周全。面对李桂香觊觎妹妹、偷抢粮食的恶行,曾经懦弱的江炎彻底觉醒。他不再逆来顺受,凭借觉醒的神级空间系统,手持猎枪强势反击,掰断李桂香...
星落沐雨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十三年前全家惨遭灭门,苏槿患上怪病,惧光、恐男症,皮肤惨白近乎透明,她成了“吸血鬼”,选择在深夜工作,与尸体为伴;他背景神秘,是现实版神探夏洛克,刑侦界之星,外形丰神俊朗,爱慕者无数,却不近女色。第一次见面,他碰了她,女人当场窒息晕厥,扬言要把他送上解剖台。第二次碰面,她手拿解剖刀对着他,看他的眼神像看一具尸体。一...
莫小淘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那天,你回家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于是花钱找了个开锁师父。等待开锁的时候你在想,要是自己也会这门开锁的手艺就好了,以后忘带钥匙就不用乱花钱了。于是你开始钻研............”你这铁丝怎么连手机指纹锁都能开?!““指纹锁,不也是锁吗?俺寻思挺合理的啊。”朋友觉得很离谱。“哪里离谱了?人电工师父从业十年,有没有漏电...
天锣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