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倪院士脸色不好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自己虽然是诺亚系列CPU的负责人。
但是,这个也是靠政策的团队。
而不是靠市场。
换句话说,是ZF的命令,命令企业去用这些不好用的CPU和国产Linux系统。
7月,诺亚1号 CPU发布,这是国内首枚32位实用化的微处理器。
按理说,这是一副好牌。
而且现在已开始与北京本地的终端厂商联合开发原型机。
后面还会有ZF的采购。
但是倪院士也明白,这条路可能根本走不下去。
基于Linux的NC客户机,文档格式不兼容、应用迁移成本高。
也就是生态根本不完全。
而且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法。
除非有软件厂商大量做适配CPU和Linux系统的应用。
路天穹也熟知这些历史。
诺亚CPU的专项经费未按预算使用。
部分被用于建设6000万元的大厦。
核心技术团队因理想破灭大量流失。
ZF购买后也最终弃之不用。
诺亚CPU公司的老总,宣称做嵌入式芯片没市场。
转而追逐短期利润的小灵通项目,导致技术积累中断。
而且还通过关联公司转移研发资源。
公司也忽视了对工业控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以至于后来,项目失败。
倪院士在主动向科技部的负责人负荆请罪。
承认自己在推荐项目时识人不明。
路天穹觉得,技术积累中断实在是可惜。
本来早就能突破这些技术。
这样20多年后,也不至于被鹰酱的芯片卡脖子。
倪院士握着电话,尴尬道:
“小路啊,我这边,还好。”
“正在适配硬件和软件呢。”
“我们……还是聊聊服务器系统的事情吧。”
倪院士不知道路天穹已经是首席科学家。
已经是比院士还要高的存在。
因为首席科学家,必须是院士之中,取得突破性且打破垄断的人才能获得。
而且首席科学家已经到达战略级别,除了特别有名的,否则国家一般不予公开。
而路天穹这样的跟军事科技紧密相关的首席科学家,更是绝密。
路天穹介绍了自己的盘古OS。
倪院士眼睛一亮:
“小路啊,这么说,消费级的系统你已经攻克了。”
“那么我的诺亚CPU可以完全装载你的盘古OS了,不用在用国产Linux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