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为‘考成法’?”
朱元璋向文武百官解释了一番。
考成法就是通过簿册记录文武百官的任务及预期完成时间,交由相关部门定期考核的制度。
解释完后,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陷入沉思。
将要做的事和预期完成时间都记录在簿册,再由相关部门定期审核?
若完不成簿册上的任务会怎样?
他们以往从未如此行事。
完成任务,全凭个人自觉。
若非重大事宜,朱元璋不会急于催促。
官员们若图安逸,朱元璋亦难以察觉。
现今,朱元璋推行考成法,详录官员职责与预期完成时限,情势大变。
一切行为皆有据可查。
谁人懈怠,谁人勤奋,一查即明。
更甚者,此考核将交由特定部门定期复审。
此“特定部门”究竟所指何方?
众人隐隐感到,此部门权势颇大,一旦考成法实施,它将拥有监察百官与地方官的权力,从而集中大量权力。
此时,杨宪挺身而出,拱手道:
“皇上,臣支持此制。”
“考成法实为妙计。”
“它能有效考核并监督百官,使之不敢懈怠。”
“皇上智谋过人,想出如此良策,乃大明与百姓之福......”
杨宪一番恭维。
刘伯温对杨宪贸然支持新政,略显不满。
杨宪乃其学生,行事鲁莽,未经深思,便急于表态,还大肆恭维朱元璋,行为颇为低俗。
刘伯温闭目,不愿目睹此景。
李善长多看了杨宪几眼,眉头紧锁。
自杨宪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后,性情大变,行事跋扈,重用亲信,锋芒毕露,且与他和胡惟庸等人争斗不断。
李善长未曾料到杨宪竟成此般模样。
思索片刻,李善长亦出列道:
“皇上,考成法虽好,但全面推行略显仓促。臣以为,应先小规模实施,再逐步推广至百官与地方官。”
“如此方为稳妥。”
贸然大规模改革,恐致朝局不稳。
因此,李善长主张应渐进推行。
“李大人可是质疑皇上的决策?此言恐有不妥吧?”杨宪眼中闪过一丝挑衅,望向李善长。
他反对李善长的渐进主张,对于考成法的推行持急切态度。
李善长心中警铃大作。
这小子分明是想陷他于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