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多文官都不喜这种“劳民伤财”、无实质益处、只有花销的行为。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
咱们这位任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乐意这么做,又能如何?
只能在旁凑凑热闹,拍拍手,叫叫好。
心中暗自腹诽……
然而,
这一次,
郑和带回的消息,
让那些不屑一顾的文官们,大吃一惊。
“皇上,此番微臣带回的使节,共计一百八十二位,涵盖了一百三十七个国度。”
“更甚者,多数国家知晓我大明正遭草原部落威胁,故而甘愿无偿赠予我大明粮草。”
“首批粮草已抵占城,第二批正运往齐鲁海岸。”
粮草?
这些小国竟还向我大明输送粮草?
但随即,这些文臣们面露不屑。
然而,这些小国即便加起来,也不及大明一省之大,他们能供给我大明多少粮草?
“这些小国之人,如今是想尽办法占我大明的便宜啊……”
“他们还是太稚嫩,不知皇上喜好功绩,只要他们前来朝拜,即便空手而来,也定能满载而归。”
部分官员私下里窃窃私语,满含讥讽。
但,
当郑和逐一陈述这些小国捐赠的粮草数目时,详尽的数据令人瞠目结舌。
什么?首批粮草便足以支撑我军北伐十日之久?
且这只是开始,后续粮草还将源源不断运来?
官员们皆不愿相信此事为真。
或许这只是对方的谎言罢了。
然而……
对方的首批、第二批粮草确已送达。
郑和又言,
这些国家中,众多之地粮食一年数熟,余粮充沛。
得知大明急需粮草,他们不惜翻山越岭,也要将粮草送至大明。
真乃古代睦邻之典范。
但,
他们为何要援助大明?
朱棣满心疑惑。
不仅朱棣,其余大臣亦同样困惑。
他们皆盼郑和能给出解答,
或许郑和在访问这些国家时,给它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即便如此,也太过离奇。
会因对一个国家印象好,便翻山越岭为其送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