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板,这馒头怎么卖?”人群中有人大声询问。
苏牧淡然一笑,“物美价廉,十文钱一个。”
人群里传来一阵惊呼。
十文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街边一碗热腾腾的粟米粥才一文钱,足够两人吃饱。一个馒头竟要十文?这价格对普通人家来说太过奢侈。
但这里是咸阳啊,天子脚下的都城,富庶之地,富贵与贫穷并存。
“十文就十文,若不好吃,休怪我不客气!”一位锦衣大汉跨前一步,从怀中取出十文钱。
苏牧轻笑,“客官尽管放心,若不合口味,不用劳烦您动手,我自己砸店便是。”
秦地民风剽悍,此话绝非戏言。
接过钱后,苏牧拿出刚出炉的馒头递给大汉。大汉先仔细端详,随后嗅了嗅。
有了开头,旁人纷纷探头观望。
大汉毫不拘束,一口咬下。馒头入口的一瞬间,他眼中流露出陶醉之色。
“香、软、美味!此馒头堪称佳品!”他连声赞叹。
如此大个馒头片刻间就被吃完。大汉随即掏出一吊钱,“再来十个!”
苏牧一边装袋一边微笑,“味道如何?可算物有所值?”
“极值!全家都要尝尝!”大汉爽朗回应。
见状,更多人围聚过来。苏牧忙不过来,连忙招呼屋内的妇人帮忙,同时让王离派人送几个村里的姑娘进城。
有了第一次尝试,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相购买。
“每人限购十个,每人限购十个,速购从速!”苏牧一边收钱,一边高声吆喝起来。
即便实行了限购,仍然供不应求。刚出锅的馒头,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这种火爆场面让苏牧都有些措手不及。最终,仅仅一个多时辰,原材料就已耗尽。
苏牧原以为咸阳人富裕,但没想到富裕到这种程度。当天下午,他决定调整策略——扩大生产规模。
没面粉后,他立即通知村里加快研磨,同时请工匠打造石磨,并招募村里的妇女学习制作馒头技术。他还计划打造铁锅和蒸屉,将生产流程标准化、规模化。
次日,闻讯而来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前一天还无牌匾的门口挂上了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苏氏馒头”四字。馒头销售区也改为窗口形式,每个窗口都站有一位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女子,衣襟上绣着“苏氏馒头”的字样。十个窗口前排满了人。
大户人家虽知馒头美味,却无需亲自动手,只需派下人排队即可。苏牧的限购政策对他们毫无影响,毕竟他们可以轻易召集更多人代劳。
尽管苏牧增加了人手、扩大了规模,馒头依旧供不应求。这次他并未再扩大生产,而是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即使如此,看着堆成小山般的铜钱,苏牧心中仍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