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是劳动改造,那么必然会有相应的生产任务,这是整个体系中最基础的逻辑思路。问题在于他们是谁在分派任务?分派的这些任务是否科学合理?
据了解,大千监狱的管理团队和干警们来自三百多公里之外,他们是彝藏民族的干部。此外,还有从周边铜江、嘉庆、养马河、省一监、贡井等十多座监狱抽调而来的干警,总共两百多人。为了确保监狱的安全,还配备了一个武誓中队负责守卫工作。管理着一千名罪犯,他们被分成了六个监区。其中,五监区主要负责入监训练,而其他五个监区则都需要安排劳动,以完成生产任务。监狱对监区的考核主要依据劳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监区会将生产任务分配到每个罪犯的头上,要求他们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当然,也有少数几类罪犯不需要承担规定的生产任务,比如生产组长、守门神、卫生员、文化教员、维修人员以及统计员等。而对于其他罪犯来说,一般会按照年龄来分派任务,每五年划分为一个台阶。这样的分配方式既能考虑到罪犯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又能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少丰已经 64 岁了,这个年纪正好处于 61 岁至 65 岁这个年龄段。到了四监区,他被分配的新任务是每天要安置300 个小塑料盒的磁环。这道工序被称为摆环。每盒8颗小磁环。这与他在入监训练队时被指定的每天摆放 60 个小塑料盒的磁环任务相比,一下子就增加了整整五倍!很明显,他的劳动量也随之增加了好几倍。
少丰仔细琢磨了一下摆放磁环的动作流程。首先,他需要在一个小塑料盒里摆放 8 颗磁环。每颗磁环都需要经历五个步骤:把铜钱拉伸、将磁环放入盒中、把线分两边、最后再装进托盘。也就是说,完成一个小塑料盒的安装,就需要进行 40 个小动作。
而一个托盘里面可以装 40 个这样的小盒子,那么要安装好一盘小塑料盒,就需要完成 1600 个动作。按照每天 300 颗小塑料盒磁环的任务量来计算,少丰需要安装 8 盘小盒子,总共要完成 个动作!
虽然这项工作表面看起来劳动强度并不是特别大,但实际上却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精细的操作技巧。双手必须紧密配合,犹如一对默契的舞者,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无误。而眼睛更是要像鹰隼一样锐利,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因为哪怕是最轻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铜线弯曲或者磁环倒下。
第一天工作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进度非常缓慢,仅仅完成了四盘,还不到任务数的一半。这让他感到有些沮丧和焦虑,因为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应对这个工作。现实却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仅如此,长时间的工作还让他的身体感到极度的疲惫。尤其是右手食指,由于使用频率最高,已经酸痛得几乎无法伸直。而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因为长时间拿环,也被捏得过紧,导致指尖的肌肉疼痛难忍。更糟糕的是,他的眼睛需要一直紧盯着那细如发丝的铜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生怕一不留神就会颠倒顺序。
长期坐在那硬邦邦的塑料凳子上,他的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了。颈椎因为长时间的下压,开始隐隐作痛;腰椎则难以挺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弯;胸椎更是挺不住,让他整个人都显得有些佝偻。全身的力气似乎都在一点点地被抽走,让他感到无比的虚弱和无力。
而在这样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还有一个让他倍感压力的因素——警察。他们别着电击棍,时刻监视着罪犯们的一举一动,这种高压的氛围让人感到窒息。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真正地展现出自己最大的劳动能力呢?
但是,在这个被人们称作暴力机器和专政机构的地方,警察对于罪犯拥有强制的措施权力。不仅如此,据说监狱也接到了来自上级的任务,要求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经济指标。而这些指标则被分配到各个监区,最终落到了每一个参加劳动改造的罪犯头上。
四监区新来了一位分管生产的文春里,他毕业于警察学校,经过多个岗位的锻炼后,被提拔为副监区长。刚刚上任不久,他就给这批新来的罪犯增加了大约三成的任务量,这让监区内原本的罪犯们都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在众多不能完成任务的罪犯当中,里民结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他本来是被指派来协助少丰等刚刚入狱的罪犯,而他也确实表现得极为热情,毫无保留地将所有关于生产任务的安排都告知了少丰他们。
里民结说这些生产任务的最终决定权实际上掌握在副监区长文春里手中。不过,具体的任务方案则是由监区委任的生产组长负责提供的。首先是工种安排,就是确定哪些人去做哪些事。通常情况下,那些相对轻松、没有污染且没有毒气的任务,往往会被优先分配给与警察有关系的罪犯。而那些比较艰苦、有污染或者存在毒气风险的任务,则会被分派给彼此并不熟悉的罪犯,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