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军征战百年,如今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要受制于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军队人数或者将帅不合,而是保住北军的武备辎重。
以往有战事,武备管兵部要,兵部不够,从乾州抽调,辎重找户部,户部不够,找内府供养。
现在没有战事,北军戍边的人数消减了不少,并不是苏策主动去做,而是兵部和户部给的武备辎重现在只能养这些兵。
所以苏策现在准备的第二服药就是统一武备辎重。
之前苏策已经有过实验,辅兵的辎重车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
但是这也只是尝试。
不说别的,兵部虽然定下的武器的制式,但是因为产地工匠的不同,军中的武备也只是风格相似,但是却是一人一个样子。
就拿最普通的府兵为例,甲胄和武器都是自己出资,折冲府制作,甲胄做好了存在折冲府的武库中,即便是再有钱,也不能私自制甲,这就造成了不同折冲府的府兵身上的甲胄虽然样式一致,但是甲片的厚度却大有不同,折冲府因为属地的富庶程度不同,府兵给予的制甲钱不同,同一形制下的甲胄,重量可以差出来五斤。
再加上很多甲胄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兵部百年间的甲胄形制也有过不下十次调整,这就让军中的甲胄虽然保持着风格相似,但是实则一人一甲。
说完了甲胄,还有武器,以一个新晋府兵为例,兵部规定是一杆长枪,一把弓,两壶箭,两把横刀,一面盾牌,但是实际上这些只是最基础的武备,所以到了戍卫的地方,还需要武库给这些府兵增配武器。
增配的武器从哪里来?
兵部划拨或者战场缴获。
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武器还会因为时间和作战损耗,这些损耗还是得各军武库去出。
战事为先时,兵部咬着牙也认,但是现在没了战事,北军的边军武库这小半年,出的多进的少,武备已然少了一成,苏策几次给兵部送去索要武备的文书,都被压而不发。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北军有,其他各军也有,虽然各军都有自己的军匠,可以维修制作武器甲胄,但这也是应急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