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残境

第92章 黑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年前,我们的宗门跟妖兽一战,而后覆灭。只剩我一个。所以,如今的我身上带着修者世界一个宗门的所有底蕴。你还觉得我没法帮你掌控整个凡俗世界吗?”黑袍人似乎在笑。

“神庙是什么?”赵轩问道。

“神庙是用来聚纳信仰的,我需要信仰之力来恢复肉身。凡俗世界的真气不能供我修行,所以我必须先聚纳信仰,依托信仰之力凝聚出一副肉身来,而后,我的魂魄入主其中,依靠信仰之力铸造的纯粹肉身来吸纳凡俗世界的真气,而后转化为真元。”黑袍人解释道。

这话赵轩是不信的。

因为他知道修者世界的修士仅凭魂魄也是可以修行的。

普通凡俗世界的修行道路一样,修者世界的修行也是基础能量类型和精神魂魄类型。

“你先在南大营待着,至于神庙的事儿,可以在南海郡先试试看。至于你能否真正得到你想要的信仰之力,那就要看你的神通了。”赵轩松了口,答应了在自己管辖的南海郡先给黑袍人立起神庙来。

“我的实力,介于灵境修士和魂境修士之间。凡俗世界之中,只怕没有人能真正抗衡我,所以当你需要我出手的时候,自然可以来寻我。代价就是,每一次出手,就必须为我多起一座神庙。”黑袍人说道。

赵轩皱眉,两个呼吸之后眉头舒展。

“那便如你所愿!”赵轩笑着说道。

“如我们所愿!”黑袍人缓缓退下。

黑袍人离开之后,赵轩神色冰冷的看着郑渊。

“没有办法。杀不掉他,或者说他本就是已经死去的人,以我的手段,没法对付灵魂状态的他。”郑渊无奈的摊摊手。

“能判断出他的底细吗?”赵轩问道。

郑渊摇了摇头。

“只能大概知道他是修者世界之中主修精神魂魄类功法的修士,类似于陈不闻和冯城的区别。至于他修哪一门,功法是否强横,他没有出手,我自然也不得而知。”郑渊见他脸色不好,继续解释道。

“且先如此吧,就让他暂时留在南大营之中,尽在。给他在南海郡寻一座小城,建立一座庙宇,至于具体弄成什么模样,你去问问他。”赵轩说道。

郑渊点点头。

赵轩轻叹一声,挥手熄灭了营帐中的烛火。

赵轩经营南大营到如今,已经将整个南大营牢牢掌控,甚至包括南海郡。

如今的南海郡郡守宇文护也是赵轩一手提拔起来的。

赵华章善于掌握平衡,赵轩掌控南海郡也是他暗地里允许的。

郑渊出了营帐,转身跟上了那黑袍修者。

“有事?”黑袍人有些疑惑的转过身。

“四爷让我问问您,您说的神庙该如何建造,内部是何种模样,外部大小如何?”郑渊先是抱拳行礼,而后问道。

黑袍人一愣,茫然的回了一礼。

“对啊,自从佛门式微,凡俗世界已经没有神庙的概念了,似乎是被大能者从心底直接抹除了。这样吧,我给你画一幅工程图,你照着建造就成。”或许是郑渊态度好,黑袍人此时很是客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呜呜师姐我错了,不要这样对我了
呜呜师姐我错了,不要这样对我了
我一个地球好青年,竟然变成了笑起来超好看的甜妹!!还有还有,这剧情不对啊。原本温柔体贴的师姐,偶然间得到了一本邪修功法,便逐渐迷恋上了......“修”炼。”“啊~~柠儿,为什么~~为什么,我控制不住自己了!!”“柠儿,不要跑,师姐来了????”“柠儿,你逃不掉的??????!!”...
幺零泗
宗动天境
宗动天境
欲望只堪哀,景落山海。山缘蔽翼空尘怀,灵山仙梦诲不倦,落日谁来?南虚妄心断,海蜃蓬莱。西梦幻月华天开,若得云顶瑶台影,空照境海。吾华曦子错飞欲望之天,海山大陆。一介草根,别人竟说天赋灵基。吾有一剑,玄铁日月,伴闯西梦幻海,南虚妄海,东方明海,北雪镜海。剑道仙道双修,不喜套路喜自悟。本正灵起,双道求源,法无定法,大道...
凌然少主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先天魔神,不被洪荒承认,主角特殊神通化身万千,拜师六圣。集全洪荒气运。太清:我徒儿有大才。元始:我徒儿顺应天道。通天:我徒儿继承我衣钵传人。接引准提:有此徒儿,合该我西方大兴。女娲:我徒儿接替我人教副教主,人族当兴。不一样的巫妖量劫,共同建设洪荒天地!让洪荒天地升维。鸿钧麻了,我的巫妖量劫呢?我的三皇五帝呢?我的封...
九扑街
非正常武侠:别人练武我修仙
非正常武侠:别人练武我修仙
此方世界武道盛行,绝症少女魂穿而来,开局获得修仙功法。别人练武我修仙?那岂不是版本碾压?可她朝四周看去,周围到处都是无尽的黄沙,没有食物没有水,她要怎么生存?糟糕的是,她似乎被一只狼给盯上了。狼: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
宝石岩
异次元魔女的奇妙冒险
异次元魔女的奇妙冒险
多年后,屑魔女有了信徒,人们纷纷祈祷着。“所有欠债之人的庇护者,”“你是欢愉的代表,”“是给予凡人生活下去希望的使者。”......远在其它世界冒险的艾希,有所感知,抬头看了一眼,没找到可疑的人后,继续威胁起眼前的家伙。“你冒犯了我,债务+1”艾希如此说道。这是一场属于屑魔女的无限流之旅,是一场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
苏天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