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十七选择了生产队最贫瘠的一块边角地,带着五个自愿帮忙的年轻人开始了实验。他改良了农具,引入了轮作概念,甚至偷偷用现代知识调配了简易肥料。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那块实验田的麦苗比周围的茁壮许多,绿油油的在一片枯黄中格外显眼。
"顾技术员,你这..."赵志刚蹲在地头,手指颤抖地抚摸着麦穗,"真神了!"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生产队的人都跑来看"神仙田"。公社书记亲自来视察,拍着顾十七的肩膀说:"小顾啊,有前途!"
收获季节,实验田亩产达到了三百二十斤,是公社平均产量的两倍多。顾十七成了当地的名人,被调到公社农业技术站工作。
然而,他清楚这只是杯水车薪。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变整个制度。
机会来得很快。1979年冬,省里召开农业工作会议,红旗公社获得了一个参会名额。公社书记毫不犹豫地派顾十七去了。
省城的会议厅里,几十个县市的代表济济一堂。主持会议的是省农业厅郑厅长,一个五十多岁、目光锐利的男人。
"同志们,今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新低,中央要求我们必须想办法..."郑厅长的声音沉重。
各地代表轮流发言,内容大同小异:请求更多化肥、拖拉机,或者减免公粮任务。顾十七坐在角落,心跳加速。
"还有哪位同志要发言?"郑厅长环视会场。
顾十七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这位小同志是..."
"红旗公社技术员顾十七。"他站起来,声音有些发抖但清晰可闻,"我认为根本问题不在生产资料,而在制度。"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着他。
"继续说。"郑厅长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现行的公社制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谁愿意出力?我建议...实行'包产到户'。"顾十七一字一顿地说出这个在此时此地堪称"大逆不道"的提议。
会场炸开了锅。
"胡说八道!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