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是觉醒......"苏晚晴的印刷机心脏突然加速运转,"是记忆复苏。"
她的声音被一阵奇异的"沙沙"声淹没。我低头看去,自己手臂上的文字脉络正在脱离皮肤,像活虫般爬向最近的转化者。当第一个字符融入对方体内时,那个叫陈志明的转化者突然挺直身躯,从喉咙深处吐出八十一个青铜活字——正是父亲当年埋在他体内的《火种计划》序章。
活字在空中重组,拼出一段我们从未见过的文字:【当人器合一,文字即血脉,历史可改写】。
第二节 排印人间
长江委旧楼的铁门在风中发出垂死的呻吟。地下印刷车间的空气凝固了四十年,油墨与铅合金的气味像某种沉睡的野兽,在我们推门而入的瞬间骤然苏醒。
圆盘印刷机静立在车间中央,覆满灰尘的外壳上,"长江1981"的铭牌依然清晰。可当我们走近时,机器突然自行启动——不是电力驱动的嗡鸣,而是骨骼摩擦般的"咔嗒"声。滚筒缓缓转动,吐出的不是纸张,而是一张张人皮般半透明的膜,上面凸起着熟悉的活字痕迹。
"这不是印刷机。"苏晚晴的印刷机心脏突然加速,青黑色油墨从她透明化的血管中逆流而出,在空中组成父亲的手稿片段,"是我们。"
她的身体开始自动分解重组。脊椎伸展变形,形成进纸口的金属导轨;双臂融化拉长,化作油墨输送管;那颗机械心脏从胸腔凸出,变成压印滚筒的核心部件。我们其余四人仿佛受到召唤,身体各部位也开始向着印刷机的结构转化——我的肋骨展开成字盘托架,张海峰的青铜右臂变形成墨斗,周遥的声呐仪分解成无数细小的铅字。
转化者们列队走进车间。他们每人手中都捧着一块从体内取出的骨骼活字,那些活字表面还带着未干的血墨。第一个走来的正是陈志明,他透明化的胸腔里,脊椎第三节凸起着【序】字活字。当他把这块骨活字放入我肋骨形成的字盘托架时,一股电流般的记忆突然涌入——
1981年夏夜,印刷车间。年轻的陈志明趴在排字台前,父亲将一枚烧红的活字烙在他的后颈。
"校对开始。"
顾瞎子的声音从车间各处传来。他的意识已上传至整个印刷网络,那些散落的义眼残片悬浮在车间的每个角落,投射出猩红的校对标记。圆盘印刷机开始全速运转,我们的身体在剧痛中完成最后的重组——苏晚晴的肝脏化作油墨过滤器,我的视网膜变成纸张检测仪,张海峰的金属指骨排列成铅字校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