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觉得自己以后对于太孙殿下的一切事务都要多加留意几分了。
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之前与太孙殿下讨价还价的事,没被太孙殿下记仇。
否则,他觉得自己今天下朝后就得递上辞呈回老家了。
看到两人的反应,朱瞻基便知道他已经把夏原吉这位老前辈和蹇义吓得不轻。
心里有些好笑,但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便安抚道:“办报纸的目的在于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如实报道,让大明百姓知晓真实信息及朝廷政策。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民众的眼睛是最亮的,是非曲直自有读者判断,我想二位尚书对此应该毫无异议才是。”
——
“我等绝无异议!”
听到朱瞻基的话,夏原吉与蹇义毫不犹豫地摇头表示赞同。
*谁敢有异议?
报纸显然是为了宣传朝廷政策而设的工具。
民间原本就有邸报流传,况且太孙殿下还提出免费赠予百姓,这东西既不盈利,自然成了善政。
不仅他们本就没打算反对,即便真想反对,也找不出理由。
怎么能反对天下读书人知晓国事呢?
这消息一旦传出,哪怕不宣传,恐怕也会遭人唾骂吧。
两人的反应完全在朱瞻基预料之中。
夏原吉与他关系不错,再加上新盐之事,他是情理之中会支持的。
蹇义更简单,他还是太子詹事。
太子詹事不仅负责辅导太子,还要替皇帝传话,称他为皇帝亲信也不为过。
得到这两人的认可,朱瞻基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除了。
六部中最重要的不过户部、吏部和兵部。
至于礼部、刑部、工部,这三个部门的话语权远不如前三部。
眼下夏原吉已站在他这一方,兵部尚书金忠虽病重,但由杨士奇代理尚书一职,也是支持他的。
唯一让他摸不准的就是蹇义。
毕竟吏部被称为六部之首,而吏部尚书则被称作天官,权力地位显赫。
不过他对蹇义还是有所了解的,连自家祖宗都称赞此人诚实且有能力。
当年特意让蹇义留于身边整整九年,就是为了将他留给建文帝。
虽然朱允炆确实给他升了官,但却始终没有重用他。
蹇义长期处于边缘地位,齐泰、黄子澄掌权期间,朝中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这也使得蹇义逐渐与建文帝产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