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吕诚记忆中。
军用科技战时统治期间那种高压冰冷的氛围不同。
这里的士兵对普通平民的态度称得上温和。
至少表面如此。
他们会扶起摔倒的孩子,制止小范围的争执,甚至偶尔帮老人提一下沉重的配给袋。
许多公共设施,如路灯、交通信号灯、甚至一些公共长椅,都带有明显修复或改造的痕迹。
新旧部件拼接。
透着一股实用主义的粗犷感。
一些被城市交接时的战火摧毁的建筑废墟尚未完全清理,被改造成了社区菜园或临时训练场,绿意与焦黑形成刺眼的对比。
街道两旁。
由反抗军委员会设立的配给点前排着长队。
人们安静地等待着领取每日定量的合成食物包和净水胶囊。
队伍秩序井然。
没有人插队,也没有明显的骚动。
广播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或西西亚斯充满感染力的演说录音,号召人们团结、奉献,共建“新家园”。
人们的衣服大多洗得发白,打着补丁。
合成食物的气味单调而缺乏生气。
孩子们在废弃的装甲车残骸上玩耍,玩具是磨光的弹壳或废弃的电路板。
反抗军的情况比异人要稍好一些,但也没有好到哪去。
显然也存在物资短缺,经济无力的症状。
街道的士兵态度温和。
但他们的存在感极高,巡逻路线覆盖了所有主要街道和社区节点。
街角安装的监控探头型号老旧,却数量不少,红点无声闪烁。
许多社区公告栏上,除了官方通知,还张贴着“社区互助小组”名单、“思想学习会”时间表,甚至是对“消极怠工”、“传播负面言论”者的匿名举报渠道说明。
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在看似平等的配给队伍里,吕诚注意到一些细节。
穿着带有特殊徽记制服或佩戴不同颜色臂章的人,有时会被优先放行或领取到稍好一些的份额。
书店的橱窗里。
除了革命理论书籍和实用技术手册,几乎没有纯粹的娱乐或艺术类读物。
人们交谈的声音普遍不高,笑声稀少,眼神中更多是疲惫和对未来的忧虑,而非真正的喜悦。
吕诚的目光扫过一些关键节点。
反抗军的科技水平确实相对落后,但并非没有亮点。
一些重要的路口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