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申侯:西周至春秋的风云人物
一、申侯的历史渊源
1.申侯的起源
申侯并非单指某一个人,而是部落首领的统称。关于申侯的起源,有诸多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申侯为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部落以善于农业生产着称,姜姓作为其重要分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繁衍发展。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封伯夷的后人为申侯。伯夷是上古时期的贤人,在尧、舜时期就有重要贡献,周武王此举也是对其功绩的一种追封和延续。申侯所统领的申部落,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以电为图腾,电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是神秘且具有强大力量的象征,这反映出申部落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这种图腾文化不仅是申部落的精神寄托,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勇敢、坚韧的民族性格。
2.申国的建立与发展
申国的建立可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四岳之后被封于申,自此申国开始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四岳在古代传说中是重要的部落首领,他们的后人获封申地,标志着申国的初步形成。
到了周宣王时期,申国迎来重要变革。申侯被改封为申伯,并且进行了迁都。这次改封与迁都意义重大,一方面提升了申侯的地位,使其从普通的诸侯晋升为伯,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新的都城为申国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战略位置,促进了申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地域变迁方面,申国早期的封地范围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领土有所扩张。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申国也面临着周边强国的威胁,领土时有变动。在政治地位上,申国在西周时期是周朝的重要诸侯国之一,与周王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申侯之女成为周幽王的王后,外孙被立为太子,这都显示出申国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西周的灭亡,申国的政治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春秋时期,申国依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二、西申侯的事迹与影响
1.假公济私调解西戎
周懿王在位时,周王朝国力逐渐衰落。西戎部落趁机崛起,对宗周镐京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戎时常侵扰周朝边境,烧杀抢掠,使得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周朝的统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周孝王即位后,为了消除西戎的威胁,维护周朝的稳定,便命令申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然而,申侯心中另有打算。他的女儿嫁给了大骆,生下了外孙成。申侯希望外孙成能够继承大骆的位置。
于是,申侯向周孝王提出建议。他指出,自己与西戎有着良好的关系,如果周朝与西戎保持和平,不仅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还能让西戎为周朝所用。周孝王权衡利弊后,接受了申侯的建议。
申侯凭借自己在西戎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成功调解了周朝与西戎的关系。西戎停止了对周朝边境的侵扰,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申侯此举,表面上是为了周朝的利益,实际上是为了外孙成的未来。他通过调解西戎,为外孙成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外孙继承大骆位置的可能性。
从对西周西部边境局势的影响来看,申侯的调解暂时缓解了西戎的威胁,使得边境地区恢复了和平与安宁。这为周朝赢得了一定的发展时间,也为后续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和平是建立在申侯个人利益基础上的,缺乏坚实的保障。一旦申侯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西戎内部发生变化,边境局势仍有可能再次陷入动荡。
2.非子封秦的关联
周孝王时期,有一个叫非子的人,他擅长养马。周孝王得知后,便让非子在汧水和渭水之间负责养马。非子精心照料马匹,使得马匹数量增多、膘肥体壮,周孝王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
这一事件与申侯为外孙争位有着紧密的关联。申侯为了让外孙成继承大骆的位置,向周孝王提出与西戎和解的建议并成功调解。周孝王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也是对非子养马功绩的认可,决定封非子于秦邑,建立秦国。这样一来,既满足了申侯为外孙争位的诉求,又给了非子一个发展的机会。
秦国建立后,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地理优势,不断扩张领土,增强实力。后来,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南申侯与西周灭亡
1.外孙被废引发的变局
周幽王即位后,西周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他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人的怨恨情绪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天灾频繁降临,旱灾、地震等灾害接连不断,使得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