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迈阿密取得开门红后,哈维·阿隆索的皇家马德里没有丝毫懈怠,他们马不停蹄地飞往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准备迎接小组赛的第二个对手——来自墨西哥的劲旅,帕丘卡。
6月23日,夏洛特的美国银行体育场,气氛与迈阿密截然不同。这里少了南佛罗里达的拉丁风情与潮湿,多了几分美国南方的沉稳与热情。看台上,除了皇马的白色海洋,还有大量来自墨西哥的球迷,他们用绿色和白色的旗帜,为自己的主队营造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声势。
面对作风硬朗的墨西哥冠军,哈维·阿隆索展现了他作为战术大师的另一面——大胆的轮换与阵型实验。
赛前公布的首发阵容,让所有人都看到了阿隆索的魄力:
首发阵容(4-3-3):
门将:1号 库尔图瓦
后卫:12号 阿诺德, 35号 劳尔·阿森西奥, 24号 赫伊森, 20号 弗兰·加西亚
中场:14号 琼阿梅尼(后腰), 15号 居莱尔(前腰), 5号 贝林厄姆(全能中场)
前锋:8号 巴尔韦德(右边锋), 7号 维尼修斯(左边锋), 30号 贡萨洛·加西亚(中锋)
这是一个极具冲击力和创造力的阵容。陆弦和陈思这两位绝对核心得到了轮休,坐在了替补席上。阿隆索将防守悍将琼阿梅尼置于单后腰位置,解放了贝林厄姆和居莱尔,让他们在中前场尽情施展才华。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将“万金油”巴尔韦德推向了右边锋,并给予了青训小将贡萨洛·加西亚首发中锋的机会。
阿隆索的意图很明确:用巴尔韦德无穷的跑动和冲击力压制对手的左路,同时让居莱尔和贝林厄姆在中路形成双核驱动,为维尼修斯和贡萨洛创造机会。这是一次对球队阵容深度的全面检验。
比赛开始后,帕丘卡队果然展现出了墨西哥球队特有的顽强与韧性。他们用高强度的逼抢和快速的攻防转换,试图打乱皇马的节奏。然而,阿隆索的变阵起到了奇效。
第15分钟,身披右边锋战袍的巴尔韦德就展现了他惊人的能量。他在本方半场断球后,一路带球狂飙,连续突破了帕丘卡两名防守球员,在吸引了防线重心后,他突然一脚横传,找到了中路跟进的贝林厄姆。贝林厄姆不停球直接远射,皮球稍稍高出横梁,但这次进攻已经让帕丘卡的防线惊出了一身冷汗。
场边的陆弦和陈思看得连连点头。这正是阿隆索战术的精髓——不拘泥于固定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球员的特点。
比赛的僵局在第31分钟被打破。进球来自于一次精妙的团队配合。阿诺德在右路与居莱尔打出撞墙配合,随后他用一记标志性的弧线球传中,皮球精准地绕过了对方中后卫。禁区内,贡萨洛·加西亚和维尼修斯同时抢点,吸引了所有防守注意力。然而,皮球真正的目标是后点!
贝林厄姆如同幽灵般从后排插上,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轻松地用一记头球将球顶入网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