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是为了对户口的控制。
朝廷还规定了,必须由家长填写,不会写的请人代写,若有人隐瞒作弊,当家的处死,家属流放化外。
现在不行了,都乱了。
这原始的册子不知道是哪年统计的,这衙门的官员太懒了。
其实余令想错了。
这不是衙门的官员懒,而是他们不敢统计,大明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的,可长安府这边的人却都在往外跑。
只要一统计,他们就犯错了。
这一次敢统计是因为发大水了,那些跑掉的人全部写成淹死和失踪。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这些余令都不知道,只知道把二伯洗白。
余员外突然压低嗓门,有些不好意思道:
“孩儿,爹说句不该说的话,偷偷的往上填名字难不难?”
余令闻言苦笑道:
“爹,这个不难,你信不信,衙门巴不得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多,人越多,税收,劳役也容易完成呢!”
“真的?”
“嗯!”
老爹又跑了,余令往手指头上沾了沾口水,轻轻地涂抹在二伯的名字上,水渍浸入,笔迹开始散发。
逐渐模糊不清了起来。
“小肥如意,你们两个一个负责屯子左边,一个负责右边,把屯子里的人全部聚集起来,开始重新誊写户籍。”
随着两人的大嗓门,屯子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余令找到了老叶,把衙门所讲的相聚为盗的事情讲了一遍。
这年头可以不相信衙门的办事能力。
但不能不信他们的直觉。
论消息来源,不能说他们是最快的一个,但绝对不是最慢的一个。
他们说可能有,那就是得预防。
他们或许不知道大数据统计,但他们对灾难的敏锐嗅觉无人能敌。
衙门虽无用,但多少有点用, 相聚为盗这件事余令是深信不疑。
长安已经连续经历了七年灾祸。
蝗虫、冰雹、洪水,除了这些长安府这片土地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边患严重,北方鞑子的威胁。
所以长安府的税收得供养延绥、甘肃、宁夏几地,也叫三边。
如今八月发洪水,等到了九月天寒下来死人就开始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衙门的官员定然也想到了这些。
南山里就不用说了,八月底说不定就结冰了。
所以,做黄册控制人口,行百户之职把军屯的人召集起来就是为了抵抗南山深处活不下去出来抢掠的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