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44年3月18日清晨,北平西郊机场笼罩在刺骨的寒雾中。地勤人员哈着白气,用粗布擦拭着六架银色战机的蒙皮。陈长安伸手抚过P-51"野马"的机翼前缘,指尖传来铝合金特有的冰凉触感。
"蒙皮厚度比原版薄了0.3毫米,"他对着记录本喃喃自语,"但加了纵向加强肋,应该能承受9个G的过载。"
"陈工!"年轻的机械师小李跑来报告,"3号机的化油器还是有问题,高空会结冰。"
陈长安快步走向机库,靴子踩在结霜的水泥地上发出脆响。昏暗的灯光下,3号机的引擎盖已经打开,几个技师正围着化油器争论不休。
"用甘油酒精混合液,"陈长安检查后立即做出判断,"比例1:4,每飞行两小时补充一次。"他转向负责动力的苏联专家伊万诺夫,"你们在莫斯科冬天怎么解决的?"
大胡子专家咧嘴一笑,露出镶金的门牙:"伏特加,最好的防冻剂!"
机场另一端,飞行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战术简报。王海盯着黑板上的空战示意图,手指不自觉地模拟着咬尾动作。这位前东北抗联的神枪手,如今是八路军航空队最优秀的飞行员。
"记住,零式的弱点在俯冲时,"航空队长赵刚用教鞭敲打着黑板,"它们的机翼结构承受不住高速俯冲。但千万别和它们在水平盘旋中纠缠!"
王海摸了摸左脸颊的伤疤——那是去年驾驶老式伊-16被零式咬尾时,飞溅的玻璃碎片留下的纪念。今天,他终于要驾驶真正的现代化战机报仇雪恨了。
"王海!"赵刚突然点名,"你负责掩护长机,明白吗?"
"明白!"王海立正敬礼,眼中却闪过一丝不甘。他渴望第一个击落敌机,渴望证明这支新生空军的力量。
上午9时47分,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机场。
"雷达发现敌机群!方位095,高度5000,速度320,数量12!"
飞行员们冲向各自的战机。王海敏捷地爬进座舱,机械师迅速帮他系紧安全带。当他把手放在节流阀上时,发现掌心已经沁出汗水——这不是恐惧,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塔台呼叫战鹰中队,准许起飞!"
六架P-51依次滑向跑道。王海的2号机在起飞时遇到了侧风,机身剧烈摇摆,他猛踩方向舵才保持住平衡。当起落架离地的瞬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推背感将他紧紧压在座椅上。
"各机爬升至6000米,按预定队形展开!"
王海检查仪表:油压正常,转速2800,高度表指针稳定上升。透过舷窗,他看见阳光在云海上洒下金色的波纹。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说天空是飞行员的故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