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章 田埂上的考试
春耕时节,陈长安把课堂搬到了田间。二十名学员挽着裤腿站在泥水里,面前摆着三块不同的田地。
"左边是张老汉家的地,中间是李寡妇家的,右边是村集体的试验田。"陈长安指着三块明显长势不同的麦苗,"今天考试题目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学员们分散开来,有的蹲下查看土壤,有的询问耕作的农民,有的甚至尝了尝田里的水。两个时辰后,答案渐渐明朗:
张老汉家儿子参军,缺乏劳力,耕作不及时;李寡妇家分了日军留下的耕牛,但不会用新式农具;村集体的地由几个年轻人负责,他们尝试了新的密植方法,但施肥不当。
"管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下命令。"陈长安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现在,每人负责帮助一户农民解决一个问题。三天后我要看成效。"
赵小川主动选了最困难的张老汉家。他组织学生帮工队,按劳力强弱排班;林秀教会了李寡妇使用新式犁;连最小的李二狗也想出了办法——他把村集体试验田多出的肥料分给了最需要的农户。
三天后的傍晚,陈长安站在田埂上,看着夕阳下绿油油的麦苗,对身边的李云龙说:"看,这才是真正的城墙。"
第四章 作坊里的革新
铁匠铺里炉火通红,十名学员正在学习手工业改造。陈长安拿起一个刚打好的锄头:"这个重量分布不合理,农民用一天就会腰酸背痛。"
"可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打的啊!"老铁匠的儿子不服气地说。
陈长安没说话,而是取来纸笔画了起来。片刻后,一张改良农具的图纸出现在众人面前:锄头重心前移,柄部加上了防滑纹路。
"试试看。"他把图纸递给李二狗。这个沉默的少年眼睛一亮,立刻和同伴们忙活起来。三天后,第一批改良农具送到了农民手里。
意想不到的是,李二狗还带回来一个消息:西街的铜匠铺可以改造来复枪撞针!原来他暗中观察日军武器维修多时,早就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