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投宗门后,厌女师兄们哭了

第258章 光灵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是他又完全压抑不住,他想,万一成功了呢?

万一关言舟跟希妍一样也需要受一掌才能发生变化呢?

只要关言舟忍过去这一掌,说不定他能成为第二个希妍,能成为自己最得力的弟子。

那么振兴清风剑派也指日可待了!

这样自己也不需要再去想着如何让希妍回来,而是重新培养一个未来能跟希妍匹敌之人。

这样自己当初也不算走眼了。

到那个时候还需要烦恼吗?

自然是不用的。

可是他自己也觉得这想法可怕,脑袋中仿佛有人在打架,让他对这个想法始终摇摆不定。

如此,凌风真人干脆不修炼了,出关,来看看徒儿们。

这半年时间,他们应该也是有所长进的。

只要有所长进,一切都不愁!

但是眼前的一幕让他失望了!

徒儿们的修为竟然都毫无进展,一个二个看起来还破破烂烂得像叫花子。

这一点都不符合清风剑派的形象!

眼见凌风真人的眼神越来越阴沉可怕,温玉书连忙解释道:“师父,徒儿们一刻都不敢懈怠,每日都在刻苦训练,您看我们身上的伤。”

说完他和其他人都卷起了袖子。

只见曾经细嫩白皙的手臂上都满是伤痕。

凌风真人看了一眼没有反应,而是抬眸看向关言舟:“舟儿,你的咳疾如何了?”

被突然点名的关言舟急忙回答:“回禀师父,已经好多了。”

“好,好,很好。”

凌风真人连声道好,看向关言舟的眼神中露着一丝疯狂。

关言舟被看得有些瘆得慌,看向了温玉书,意思很明显,师父很奇怪。

温玉书自然也看出来了,小心翼翼询问道:“师父,您不闭关了吗?”

凌风真人一扫刚进入万剑窟时的阴霾,脸上难得和煦了些:“不了。一味的训练也不行,你们都休息休息。宗门有一些事务也需要你们打理。”

一行人这才终于有了放松的时间,有的回到院中休养生息,有的下山放松。

但是一群人没有休息多久,就都急匆匆汇合,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些许惊愕。

他们都知道了一个炸裂的消息,先是希妍被东荒大家族宁家认作了义女,再是希妍在中州创立了一个新的丹修宗门——光灵殿!

希妍创立光灵殿的事做的非常简单低调,因着宗门还太小,没有什么弟子,就没有大操大办,但是各荒的宗门统领,朱云楼,宁家,还有跟她交好的人还是得知了消息,送去了贺礼。

短短半年时间,希妍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宗门的掌门。

温玉书他们非常震惊,互换了一下消息之后确认,这是真的!

凌风真人得知消息的时候,脑中仿佛有一根弦,断了!

尤其在对比宗门所剩不多的弟子,宝库中不多的灵石宝物的时候,这对比更加强烈。

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希妍离开宗门之后混得风生水起,而清风剑派却逐渐没落了?

难不成宗门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吸走了气运?

难道是天要亡清风剑派?

凌风真人有那么一瞬间陷入了癫狂,周遭的灵气因为他内心的混乱而疯狂涌动,围绕着他,困扰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结婚三年不圆房,重生回来就离婚
结婚三年不圆房,重生回来就离婚
上一世,沐小草嫁给了自己心仪的男人。本以为能比翼双飞,幸福美满,谁想,齐大非偶,这个男人的心里,居然藏着一个白月光。白月光拿丈夫一半儿工资,而她只有可怜的几块钱。更可恶的是,她生下的双胞胎儿子也认了白月光做妈妈,将她这个正牌母亲抛之脑后。而她濒临死亡之际,她的丈夫与儿子在为白月光过生日。到死,她都没能见上他们一面。...
丑小鸭的梦
综漫:从斗罗V截胡唐三开始,纵横诸天
综漫:从斗罗V截胡唐三开始,纵横诸天
抢夺唐三机缘,夺取神位,成就无敌!斗罗、火影、海贼、无限......故事从端木赐携带轮回眼、仙人体来到斗罗大陆开始......
龙小君
天呐,怎么穿越了
天呐,怎么穿越了
大三学生关庆意外穿越到南北朝陈朝,背时倒瓜,尝尽酷刑,幸得模样还行,得陈朝公主青睐,开启一段奇妙经历,然事事难料,危险步步逼急,关庆即便拥有现代知识也难以招架,关庆该何去何从。...
小众的让步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两眼一睁穿越了?爷恶奶坏极品多?看高级医官余月穿越后如何翻身打胜仗,带着一家四口分家断亲!发财住豪宅!爷奶偏心又如何?娘亲性子软弱又如何?小弟年幼又如何?背靠大山好生活,手携空间易存活!分家断亲后,看余月有金手指,左手斗极品,右手粮满仓!穷苦挨饿靠不上,发家致富你跑来?养老?打秋风?亲都断了这会后悔了?吃着你的树皮...
景行斯幽
丞相他准备强娶公主
丞相他准备强娶公主
1V1,双洁,双重生,包甜微虐……前世,作为长公主的沈知瑜,为了天下苍生,甘愿献上余生,前往敌国。在踏出故国国土那日,服下毒药,死在送亲路上。变成灵魂体的沈知瑜,随着自己的尸体,看到了很多自己一直不知道的事情。入地府时,阎王见她身上负着荣光,大手一挥。沈知瑜便重生回了及笄那年。这一世,她定要活的长久,活的恣意。只不...
郑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