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骄修仙传

第112章 道胎元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两人震撼到不能自已的时候,整株灵树突然发出金石相击的嗡鸣。无数翡翠叶片同时转向二人,叶脉间流转的荧光骤然凝结成实质剑气,树根盘绕的九条青铜龙首仰天嘶吼,每条龙嘴里都喷出乙木毒雾,将整片空间染成森绿。

"小心!这灵树已通灵!"

楚墨渊全身爆发出金光,瞬间化为一具小金人,猛地冲向灵树。

灵树顶端的三颗道胎元果突然绽放出七彩光晕,果身表面的先天道纹开始自主流转。包裹果实的液态乙木灵气如同活物般蠕动,在枝桠间编织成层层防御结界。

灵树树干突然裂开无数缝隙,从中涌出晶莹剔透的藤蔓。藤蔓尖端绽放着白玉莲花,花瓣上流转着日月交替的光影。

李玄恒挥动紫霄雷殛剑,赫然发动“万剑归宗”三千六百道雷剑组成旋转壁垒。藤蔓触碰到雷光的瞬间,莲花突然绽放,释放出白雾。楚墨渊急忙结出离火印,九道赤焰形成莲花结界,将白雾逼退三丈。但更多藤蔓从地下钻出,叶片上的锯齿竟在不断旋转。

乙木毒雾腐蚀空气发出滋滋声响,楚墨渊体表金光大盛,肌肉虬结如青铜浇铸,右掌赫然捏爆三条飞来的藤蔓。李玄恒的紫霄雷殛剑爆发出万道雷光,将周身十丈范围内化作雷暴区域,无数藤蔓在雷光中化作青烟。

"小心它的根须!"

李玄恒突然厉喝。九条龙形根须破土而出,龙鳞缝隙间渗出的毒液在地面腐蚀出沸腾的沟壑。楚墨渊不退反进,双足踏碎三块毒雾凝结的冰晶,整个人如离弦之箭撞向最近的龙形根须。

龙形根须龙首巨口一张,墨绿色毒液裹挟着腐臭扑面而来。楚墨渊暴喝一声,右臂肌肉骤然膨胀三倍,金光流转间竟徒手抓住龙角。那龙首足有两人高,此刻却被楚墨渊单臂举过头顶,重重砸向地面。轰鸣声中,龙形根须被砸得凹陷变形,龙目内的碧光瞬间黯淡。

道胎元果的七彩光晕骤然收缩,三颗果实表面浮现出符文。液态乙木灵气凝结成三十六条灵蛇,朝着李玄恒飞射而来。李玄恒一剑劈开一条灵蛇,剩余灵蛇两两合一,转瞬之间三十五条灵蛇组合成一条乙木青龙,与李玄恒缠斗起来。

"开!"

楚墨渊的声音带着金属颤音,他左掌按在地面,九条赤焰锁链突然从地底窜出,将两条龙形根须牢牢捆住。随着他握拳发力,锁链末端的赤焰莲花骤然绽放,两条龙形根须发出哀鸣,鳞片缝隙间渗出的毒液竟被高温蒸发成绿烟。

此时灵树顶端突然爆发出刺目青光,树干裂缝中涌出的藤蔓开始逆向生长,尖端的白玉莲花竟结出冰晶。楚墨渊瞳孔收缩,突然扯开上衣露出古铜色胸膛。他深吸一口气,整个身体如充气般膨胀,骨骼发出爆豆般的脆响。

当第一片冰晶落在楚墨渊肩头时,他的皮肤表面突然浮现出流动的金色纹路。那些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将冰晶瞬间熔化成蒸汽。李玄恒的紫霄雷殛剑突然爆发出毁天灭地的气势,三千六百枚小剑瞬间组合成一柄雷霆巨剑。

“斩”

李玄恒一剑将乙木青龙斩成两半,雷霆巨剑去势不减,径直朝着灵术树干斩去。当李玄恒的雷霆巨剑劈中灵树主干时,楚墨渊趁机抓住第四条龙形根须的脖颈,手臂肌肉如钢铁虬龙般蠕动,硬生生将龙首从根须上扯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逍遥行
逍遥行
潇洒长笑,已把情缘了,无尽星空寻天道,恩怨随烟消!心如日月共辉映,谱下传奇终不老!红尘回首,肝胆相照,把臂携手同春去,一段神话归飘渺,万里云天任逍遥。飘渺系列最终篇,继飘渺神之旅,犬神传后,百世经纶2011经典修真巨作,敬请关注...
百世经纶
逆天踏天
逆天踏天
他本是一个资质平庸并轻度脑残的巫族孤儿,凄惨的他从小到大受尽了大多数族人的歧视和欺负,有着不幸不幸福的成长经历。但在他十五岁时,一场机缘巧合改变了他的命运,慢慢的,随着命运的改变他逐渐走上了一条逆天、踏天之路。当他走上巅峰的时候,他豪言道:“如果上天待我不公,我就要逆天、踏天!!”...
马力哥哥
待诏锦衣卫之琴心剑胆
待诏锦衣卫之琴心剑胆
宣德年间,明宣宗废除正宫,另立孙贵妃,引起朝中骚动,复元堂趁机落水下石,故意引发皇宫内斗,好取渔翁之利。以郭光召为首的几个待诏锦衣卫奉命于危难之中,应天府取秘奏,一路上,横扫贼人拦截。后来,郭又被派遣到左府中,暗查左府机密……命运呜呜,他又和左为雪走到一起!土木堡之行……武当山喋血……两人生死与共!扭转乾坤!最后,...
百炼成侯
天问九歌
天问九歌
机缘传承,死道飞升,以仙人之躯下凡尘,誓报仇怨。传承梨园仙道,唱死王孙、吹死君主……我有一曲,号令神仙。我有一剑,不令则斩。……………………又名,...
刘阿八
明风九霄
明风九霄
嘉靖万历年间,天下暗流涌动。前朝皇室遗孤舒步麒,游走于市井,因一场军械走私案卷入朝堂与江湖的纷争。青云观首徒叶莉雪、江南首富之女杨紫怜、抗倭名将之后霍璐佳、白鹿书院才女何蓓卿……各方势力因一纸盐引、半块虎符而命运交织。从玉门关外的边城客栈,到扬州漕运码头的私盐航线;从白鹿书院的连环命案,到塞外狼烟的惊天阴谋。舒步麒...
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