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有两道菜,一道是油炸小河鱼,另一道则是辣炒蝲蛄。
制作油炸小河鱼时,需要先将河鱼用面粉薄薄地裹上一层,然后放入热油锅中。当小鱼与热油接触的瞬间,伴随着“呲啦”一声脆响,白色的小鱼在眨眼间就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此时,迅速用笊篱将炸好的小鱼捞出,趁热咬上一口,只觉酥脆嫩滑,河鲜的鲜美味道瞬间在舌尖的味蕾上绽放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而辣炒蝲蛄的制作过程也别有一番风味。首先,将青皮的蝲蛄放入高温的铁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蝲蛄的青壳会在瞬间变成鲜艳的红色。接着,加入辣椒等调料进行炒制,辣椒的辣汁很容易就穿过被高温破防的蝲蛄铠甲,钻入白嫩的肉身之中。姜蒜的加入不仅能辅助去除蝲蛄的泥腥之气,还能为这道菜增添更多层次的味道。
待蝲蛄炒熟出锅后,剥掉外壳,将一段白嫩软弹的蝲蛄肉放入口中,那种软糯鲜甜的口感伴随着香辣之味立刻占据了整个口腔,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这种独特的美味,实在是令人难以抗拒。
这一顿农家特有的美食,犹如一场甘霖,润泽了城市中那颗浮躁的心。每一口都散发着自然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田园之间,忘却了都市的喧嚣与繁忙。
穆子青和沈梦石尽情享受着这美味佳肴,每一道菜都让他们赞不绝口。小胖子更是吃得不亦乐乎,小嘴油汪汪的,仿佛永远都吃不饱似的。他的两只手一刻不停地剥着蝲蛄,虽然被辣得直吸溜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埋头造饭的节奏。
晚饭后,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下来,夜幕笼罩着整个村庄。忙碌了一天的农家人纷纷来到村中唯一的街边,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开始了一天中最轻松愉快的时光——唠嗑。
他们谈论着各种话题,有前山发现的一条大蛇,也有后山野菜比往年更多的情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彼此交流和分享的方式。
随着话题的展开,大家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南山的花烛洞。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各种传说和故事,让人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相传,在两百年前的清朝时期,一位行商的客商计划由建一镇前往安东进行货物贸易。当他途经花烛洞时,偶然听闻当地人说,此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安东的海边,这无疑可以大大缩短路程,节省翻山越岭的辛劳。于是,这位商人便和他的随从一同挑着货物,毫不犹豫地进入了花烛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之后,从洞里仅走出了两个瘦骨嶙峋、疲惫不堪的人。经过辨认,这两人正是那一个月前进入洞穴的商旅二人。
据他们讲述,洞内空间宽敞,却又岔洞林立,宛如迷宫一般。他们很可能因为未能找到通往海边的正确路径,最终未能抵达大海。万幸的是,他们依靠携带的食物和蜡烛,沿着原路艰难地走了回来。自此以后,附近的居民便将此洞命名为“花烛洞”,寓意着即使耗费大量的蜡烛也难以走通的山洞。
此后,一些闲来无事的村民,在空闲时也结伴进入洞穴进行探险。据传,他们在洞内发现了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井沿边还连接着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仿佛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铁链的粗细适中,人们可以用双手握住。一位好奇心强的村民尝试徒手拉动铁链,起初并没有感到任何异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头晕目眩,呼吸急促,身体也难以保持平衡,最终瘫倒在地。与此同时,从井中还缓缓地溢出淡淡的薄雾。其他人担心这薄雾有毒,便立即背起倒地的村民,惊恐地逃离了岔洞。
而后,又有村民说,有赶山的人在冬季时曾露宿在花烛洞中,以避寒风的侵袭。在他露宿时,突然听到洞的深处传来一阵哞哞哞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就像是牛叫一般。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但同时也被好奇心所驱使,想要一探究竟。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他最终还是壮起胆子,决定朝着发出响声的洞内走去。随着他的深入,洞内的岔洞也越来越多,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一样。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岔洞所迷惑,而是一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坚定地向前走着。
当他离声音发出之地越来越近时,他看到前方弥漫着一片白茫茫的雾气,这雾气浓密得让人几乎无法看清周围的环境。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传入他的脑海:“速速离去,否则你得死在此地。”
这道声音来得如此突兀,让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他甚至无法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有人在对他说话,还是只是他自己的幻觉。然而,这句话却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让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那片白茫茫的雾气开始翻滚得异常激烈,仿佛里面有什么东西正在拼命挣扎,想要挣脱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不敢再停留片刻,急忙转身,顺着记忆中的原路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