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而,夜市虽然顺利开张,但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入夜后的照明。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工作,没有时间光顾夜市,只有在下班后才有空闲前来闲逛购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光顾夜市的频率也会逐渐增加。目前,由于气温尚低,点燃几个大油桶还能勉强应付照明需求,但到了五月份以后,气温进一步升高,这种方法就显得不合适了,既不环保也不安全。你得帮我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彻底解决夜市的照明问题才好。”
在夜市中,位置最好的地段,莫过于靠近两端进出口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路灯提供照明,即使在较晚的时候也能借助路灯的光亮继续营业。而夜市中间的位置,虽然有油桶燃烧木材发出的光亮,但整体仍然显得昏暗。独自出行的女性顾客很少会光顾那里,除非有男性家人的陪伴,她们才有可能走进去看看里面卖些什么。缺乏照明导致安全感降低,顾客体验不佳。
这种情况确实是夜市的一大硬伤,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对夜市的持续经营将是致命的打击。夜市能够顺利开办,想必都哥也是动用了一些人脉关系的。要知道,在目前这个以国企主导地方经济命脉的时代,对于私人组织经营的自由市场,政府能够允许其经营就已经不错了,还想要拉电线进行照明,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的空间。
除非这个夜市的经营规模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繁荣,形成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才有可能争取到政府的支持。但就夜市现在这种小打小闹的局面,根本无法达到政府为其立项建设正规市场的要求,也就无从谈起电力供应了。因此,寻找其他替代性的照明方案迫在眉睫。
一边吃着热辣滚烫的馄饨,都哥和沈梦石一边交谈着经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沈梦石的眼光和见解,肯定能为他解决夜市的照明问题。果然不出都哥所料,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办法,沈梦石三言两语就轻松化解,令其茅塞顿开的同时,也越加的佩服相识近十年的这个小老弟了。
“都哥,你照过骚夹子吧!”
“那当然,咱当地人小时候几乎全照过骚夹子。”
“那你是用什么东西照的呢?”
“当然是自行车外胎和嘎斯灯这两样东西呗!”
都哥说完这句话,仿佛醍醐灌顶,突然顿悟一般,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兴奋地说道:“哎呀!真是当局者迷,还得说是老弟你的脑袋瓜好使!这么简单有效的办法,我怎么就一直没能想到呢?”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村地区以及城市街道普遍面临电力短缺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简便实用的照明工具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开来,它就是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嘎斯灯”的照明设备。
追溯“嘎斯”一词的来源,实际上是源于英文单词“gas”,意为“气体”。这种灯具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碳化钙,也就是俗称的电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燃的乙炔气体,随后通过点燃乙炔气体来释放出明亮的光芒,为人们提供照明。
嘎斯灯的外形设计颇具特色,类似于一个小巧玲珑的铁壶,并且配备有一根细长的导气管。其内部结构巧妙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于盛放清水,而下层则用于填充作为反应物的电石材料。使用时,当电石与水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乙炔气体便会通过导气管释放出来,只需轻轻点燃,便能照亮周围的环境。
此外,嘎斯灯在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油烟,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风雨性能,使其在户外环境中也能稳定工作,实用性非常强。然而,嘎斯灯并非完美无缺,其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较为刺鼻的气味,这可以说是它唯一的不足之处。
从本质上讲,嘎斯灯这种人工制作的照明工具,可以被视为早期家庭利用天然气的雏形,它代表了人们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在那个电力资源匮乏的年代,嘎斯灯一度成为户外照明的首选,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它经常被用于生产队的夜间大会,为村民们提供照明,方便他们进行会议讨论和政策学习,同时也被用于物资分配的现场,确保分配过程的公平公正。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城市街道中的电力供应逐渐恢复,农村地区也开始供应电力,嘎斯灯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而对于当前夜市所面临的照明问题,都哥认为,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嘎斯灯耐风雨的这一显着优点,有效地解决夜市的照明需求,为商户和顾客提供一个更加明亮和安全的交易环境。
在都哥一声令下,其手下的众多小弟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将老大的吩咐传达下去。很快,各家各户的库房就被彻底翻了个底朝天,一把把积满灰尘的嘎斯灯,以及一包包存放已久的电石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夜市当中。这些嘎斯灯,在经历了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闲置之后,表面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网和厚厚的灰尘,显得陈旧而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