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如京笑了,反问王绍,如果两个人换个位置,王绍会不会心甘情愿做自己的幕僚。
王绍觉得自己做不到,自愧自己不如哥哥的心胸宽广。
王绍建议赵如京再去赶考,赵如京嘴上答应了,第二年还是没去。
直到幽州来了个巡查使,就是当年王绍的考官,王绍推荐了赵如京,巡查使说那年赵如京交的白卷,已经被限制参加考试了。
王绍明白了,闹了半天哥哥是为了成全自己。
咋办呢?王绍琢磨实在不行只能请哥哥来做幕僚了。
巡察使却笑着说不用担心,既然此人确有才华,他可以邀请赵如京参加应试。
果然,第二年,赵如京中了文武状元,又在巡察使的安排下,做了青州总兵。
当年辽南王造反,幽州派兵围剿失利,王绍被俘,朝廷令青州派兵支援,赵如京请令出征,平定了叛乱,救出王绍。
原幽州刺史为了避免担责,给朝廷写了篇战事总结,诬陷王绍无能,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王绍。
刺史倒是不知道赵如京和王绍的关系,可赵如京是带兵平定叛乱的主将,他怕赵如京知道真相,不同意这样的奏章上报朝廷,悄悄派人送去了京城。
本来战争结束了,赵如京该回青州,可青州刺史想要好处,让赵如京带兵住在幽州,啥时候幽州刺史给了好处再回去。
就在这时,朝廷批文下来了,处王绍死刑,就地问斩。
赵如京说这不对呀,明明是你督运粮草不济,又不懂兵法,逼着王绍孤军深入,这才造成王绍全军被俘,怎么能杀王绍?
幽州刺史官大,想强制执行,赵如京急眼了,命令青州兵接管了幽州防卫,把幽州刺史控制了起来。
同时赵如京又深入敌后,亲自去见辽南王,让辽南王写一份情况说明。
辽南王为人直爽,打败仗不恨赵如京,怪自己技不如人。不过辽南王心里不服,要不是幽州刺史假借进贡皇上为名,对他过分的盘剥和勒索,他也不至于造反。
赵如京听了事情经过,让辽南王写奏章,找皇上诉苦,自己又回到幽州,找其他官员了解情况,写了奏章,大家签了名,奏报了朝廷。
当时的朝廷还行,派了巡察御史查办这件事,最终抓走了原幽州刺史,并任命赵如京为幽州刺史。
王绍毕竟被俘,无功无过,提拔他为幽州太守,算是对他忠心耿耿的体恤和鼓励。
这回哥俩终于如愿以偿,又在一起工作了。可赵如京心里不安,王绍在幽州五六年了,按理说他更适合幽州刺史。